女性绝经年龄通常在45-55岁之间,与卵巢功能衰退、遗传因素、生活方式、慢性疾病、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卵巢功能自然衰竭是绝经主因,卵泡数量随年龄增长逐渐耗尽,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月经终止。治疗需根据症状选择激素替代疗法如雌二醇片、替勃龙片、植物雌激素补充大豆异黄酮、或非药物干预针灸调理。
母亲绝经年龄对女儿有显著预测性,基因决定原始卵泡库存量。提前绝经者可通过基因检测评估风险,必要时采用冻卵保存生育力,或使用脱氢表雄酮DHEA延缓卵巢早衰。
子宫内膜异位症、甲状腺疾病、化疗放疗等病理情况会加速卵巢功能丧失。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腹腔镜手术清除病灶,同时配合坤宝丸等中成药调理。
长期吸烟使绝经提前1-2年,酗酒、熬夜会扰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建议戒烟限酒,保持每周3次有氧运动快走、游泳,补充维生素E和Omega-3脂肪酸。
长期高压状态导致早绝经风险增加47%,焦虑抑郁会加重潮热盗汗症状。认知行为疗法、正念训练可改善自主神经紊乱,必要时短期使用帕罗西汀等抗焦虑药物。
绝经期女性需增加钙质每日1000mg和维生素D800IU摄入预防骨质疏松,推荐瑜伽改善盆底肌功能,穿棉质透气内裤减少外阴瘙痒。定期妇科检查包括乳腺钼靶、骨密度检测、激素六项评估,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严重更年期综合征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