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绝经前需通过激素调节、营养补充、心理调适、定期体检和生活方式调整来平稳过渡。
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引发潮热、失眠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如戊酸雌二醇片、结合雌激素软膏或经皮贴剂。植物雌激素补充可选择大豆异黄酮制剂,但需监测乳腺和子宫内膜状况。激素治疗需个体化评估心血管风险和禁忌症。
每日钙摄入应达1200mg,可通过牛奶、奶酪或钙剂补充。维生素D3建议400-800IU以促进钙吸收,深海鱼类和蛋黄是天然来源。增加亚麻籽、豆制品摄入有助于缓解潮热,同时需控制精制糖和酒精摄入以维持代谢平衡。
血清素水平下降易导致情绪波动,正念冥想和腹式呼吸训练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可提升内啡肽分泌,瑜伽中的桥式、婴儿式能缓解焦虑。严重情绪障碍需认知行为治疗,必要时短期使用SSRI类药物。
每年需进行乳腺钼靶检查、骨密度检测和妇科超声。甲状腺功能五项筛查很重要,40%围绝经女性出现甲减。糖耐量试验建议提前到45岁开始,血脂检测应包含载脂蛋白A1/B比值。宫颈TCT联合HPV检测不可忽视。
保持22-23点入睡能稳定褪黑素分泌,睡前1小时避免蓝光刺激。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能预防压力性尿失禁,快走或游泳每周150分钟可维持基础代谢率。戒烟并控制咖啡因在200mg/日以下,减少血管收缩反应。
围绝经期女性每日应保证500g深色蔬菜摄入,其中菠菜、西兰花富含叶酸和维生素K。核桃和奇亚籽提供ω-3脂肪酸有助于认知功能维护。负重运动如深蹲、弹力带训练每周2次能延缓骨质流失,水温40℃左右的足浴可改善末梢循环。建立症状日记记录潮热频率和诱因,避免辛辣食物和密闭高温环境触发血管舒缩症状。社交活动保持每周1-2次线下互动,预防孤独感加剧激素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