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消化不良的症状是什么
婴幼儿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呕吐、排便异常及哭闹不安。常见症状有拒食、腹部膨隆、溢奶或喷射性呕吐、腹泻或便秘、夜间频繁惊醒等。消化不良可能与喂养不当、食物过敏、胃肠功能紊乱、乳糖不耐受或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1、食欲减退
婴幼儿可能突然对奶量需求下降或拒绝进食,进食时表现出烦躁。这种情况多与喂养间隔过短、奶液浓度不当有关。家长需调整喂养频率,少量多次喂食,避免强迫进食。若伴随体重增长缓慢,需警惕先天性代谢疾病。
2、腹胀
腹部触诊有鼓音,叩诊呈鼓响,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常见于过度喂养或吞咽空气过多,可采用飞机抱姿势缓解。持续腹胀需排除肠梗阻,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3、呕吐
吐奶量超过进食量1/3或呈喷射状需警惕病理性呕吐。喂养后保持竖抱拍嗝可减少生理性溢奶。反复呕吐伴脱水症状时,需就医排除幽门狭窄,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
4、排便异常
腹泻表现为稀水便每日超过5次,便秘则3天以上未排便且粪便干硬。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蛋花汤样便,乳糖不耐受常见泡沫便。轻度腹泻可口服补液盐,顽固性便秘需排除先天性巨结肠。
5、哭闹不安
阵发性哭闹伴双腿蜷缩多因肠绞痛引起,可能与肠道发育不成熟有关。家长可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症状,严重时医生可能开具消旋山莨菪碱片解除平滑肌痉挛。持续哭闹伴血便需排除肠套叠。
建议家长记录每日喂养量、排便性状及哭闹时间,避免频繁更换奶粉品牌。哺乳期母亲应减少摄入易致敏食物。出现发热、血便、持续呕吐或尿量减少等预警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平时可做被动操促进胃肠蠕动,奶具严格消毒,冲调奶粉按标准比例配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226次播放
2293次播放
7934次播放
2456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