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舟骨骨折是怎么回事
足舟骨骨折可能由外伤撞击、运动损伤、骨质疏松、长期应力积累、骨骼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制动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复位、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
1、外伤撞击
足舟骨位于足弓中部,直接外力撞击可能导致骨折。常见于交通事故、重物砸伤等场景,患者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瘀斑、行走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停止活动,通过X线或CT明确损伤程度。急性期可采用冰敷减轻肿胀,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4-6周。若伴有严重移位,需考虑手术干预。
2、运动损伤
篮球、足球等运动中急停变向动作可能使足舟骨承受过度应力。反复微小损伤积累可导致疲劳性骨折,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足弓疼痛,尤其在负重时明显。建议运动时穿戴足弓支撑鞋垫,初期发现疼痛应暂停训练,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炎症,配合冲击波治疗促进骨愈合。
3、骨质疏松
中老年人群因骨密度下降,轻微扭伤即可引发骨折。这类骨折可能无明确外伤史,仅表现为持续性足部隐痛。需通过骨密度检测确诊,治疗需联合钙尔奇D碳酸钙维D3片等钙剂补充,配合阿仑膦酸钠片抑制骨吸收。日常建议增加日照时间,避免跌倒风险。
4、长期应力积累
舞蹈演员、军人等长期足部负重人群易发生应力性骨折。早期表现为活动后足弓酸胀,休息缓解。核磁共振可发现骨髓水肿等早期征象。治疗需彻底休息6-8周,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控制疼痛,逐步恢复活动时应配合足底筋膜拉伸训练。
5、骨骼病变
骨肿瘤、骨髓炎等病变会破坏骨骼结构,轻微外力即可致病理性骨折。这类患者往往有原发病史,骨折处可能出现异常发热或夜间痛。需通过活检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注射用唑来膦酸等药物,严重者需病灶清除加植骨手术。
足舟骨骨折恢复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奶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质食物的摄入。康复期可进行非负重状态下踝泵运动,逐步过渡到足趾抓毛巾等肌力训练。定期复查影像学确认愈合进度,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若出现固定器松动、皮肤发绀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复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36万次播放
1.32万次播放
6231次播放
8851次播放
6173次播放
1.11万次播放
1.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