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肾结石怎么治疗
尿路感染合并肾结石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方式治疗。尿路感染合并肾结石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代谢异常、饮水不足、长期憋尿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
每日保持2000-3000毫升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并促进小结石排出。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可能加重结石形成的饮品。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其含有的柠檬酸盐可抑制草酸钙结石形成。但存在严重肾积水或心功能不全时需遵医嘱控制饮水量。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尿路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针对肾绞痛可选用双氯芬酸钠栓缓解症状。尿酸结石患者可服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碱化尿液。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体外冲击波碎石
适用于直径5-20毫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术后需配合排石药物辅助碎石排出。该治疗可能导致血尿、肾周血肿等并发症,严重高血压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禁用。治疗后需复查超声确认结石清除情况。
4、输尿管镜取石
针对中下段输尿管结石,通过尿道置入输尿管镜直接取出或激光碎石。术前需控制尿路感染,术后留置双J管2-4周防止输尿管狭窄。可能出现输尿管穿孔、感染扩散等风险,术后需监测体温及腰痛症状。孕妇及严重尿道狭窄患者不适用该术式。
5、经皮肾镜取石
适用于大于20毫米的肾结石或鹿角形结石。在腰部建立通道直达肾脏粉碎并取出结石,需全身麻醉。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气胸等并发症,需绝对卧床24-48小时。凝血功能异常、严重肥胖或脊柱畸形患者手术风险较高,需个体化评估。
尿路感染合并肾结石患者应保持每日规律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竹笋的摄入,限制每日钠盐在5克以下。适度进行跳跃运动可促进微小结石排出,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结石移位引发绞痛。出现发热、持续腰痛或血尿加重时需立即就医,防止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应按期复查泌尿系超声和尿常规,监测结石复发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12万次播放
4.83万次播放
5.02万次播放
4.79万次播放
4.78万次播放
4.52万次播放
4.44万次播放
4.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