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症状有哪些
药物性肝损伤的症状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等。药物性肝损伤通常由抗生素、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中草药等引起,可能伴随皮肤瘙痒、尿液颜色加深、发热等症状。
1、乏力
乏力是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早期症状,患者可能感到全身疲倦、活动耐力下降。这种情况可能与肝细胞受损导致能量代谢障碍有关。建议患者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谷胱甘肽片等保肝药物。同时需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食欲减退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常出现食欲明显下降、厌油腻食物等症状,这与肝脏胆汁分泌功能受损有关。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腹胀、消化不良等表现。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量多餐。
3、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药物性肝损伤的典型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这种情况通常提示肝功能损害较重。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甲氧氯普胺片止吐,同时配合硫普罗宁肠溶片、双环醇片等保肝治疗。患者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必要时静脉补液。
4、黄疸
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体征,提示肝细胞坏死或胆汁淤积。患者常伴有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腺苷蛋氨酸注射液、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药物,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血浆置换。
5、肝区疼痛
肝区疼痛多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可能与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有关。疼痛程度与肝损伤严重性不一定相关。医生可能会开具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等药物,同时建议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采用右侧卧位缓解不适。
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服用其他药物加重肝脏负担。饮食上应保证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限制脂肪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但需避免过度疲劳。定期复查肝功能直至完全恢复,必要时需长期随访监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72万次播放
6.34万次播放
6.21万次播放
6.65万次播放
6.7万次播放
6.21万次播放
6.6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