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膜炎能治好吗
新生儿脑膜炎经过规范治疗通常能治好,但具体预后与感染类型、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新生儿脑膜炎主要有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等类型,需通过腰椎穿刺确诊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细菌性脑膜炎是新生儿最常见类型,早期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氨苄西林钠注射液等抗生素可有效控制感染。多数患儿在2-4周治疗后症状消失,脑脊液检查恢复正常。病毒性脑膜炎通常症状较轻,更昔洛韦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配合支持治疗,多数1-2周可痊愈。真菌性脑膜炎相对少见,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抗真菌药物需持续治疗较长时间。
部分严重病例可能出现治疗难度增大的情况,如合并脑脓肿、脑室管膜炎等并发症时,需延长静脉用药周期或联合外科引流。极低出生体重儿或免疫缺陷患儿因体质特殊,恢复时间可能超过1个月。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脑积水、听力损伤等后遗症。
患儿治疗期间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母乳喂养者建议母亲同步补充营养。出院后应定期复查脑电图、听力筛查等项目,发现发育迟缓需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按计划接种流脑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可预防复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05万次播放
2.05万次播放
1.71万次播放
1.96万次播放
2.0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