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吗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这是控制症状
手机查看

阅读:7934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这是控制症状、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药物治疗是核心干预措施,通常需持续用药以维持病情稳定。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等,这些药物通过调节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来缓解幻觉、妄想等症状。非药物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社交技能训练等也能辅助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家庭支持和定期随访对患者的长期管理至关重要,家属应了解疾病特点,帮助患者坚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神经发育等多方面因素,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患者可以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长期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副作用,如体重增加、代谢异常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患者应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坚持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应激因素,是维持病情稳定的关键。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和家属需有耐心和信心,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应对疾病挑战。通过综合治疗和科学管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过上正常生活,减少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思维缓慢鉴别诊断方法
思维缓慢鉴别诊断方法
思维缓慢病因有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指一个人对外界的刺激能否应付,应付能力和承受...
正念干预有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项新近研究表明,正念干预在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中具有良好的接受性和有效性。与常规课程相比,英国青少年在接受正念干预期间抑郁症状的报告率更低,压力更小。
冥想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症状
简单地说,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疗法的总称。所谓不良认知,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
如何理解和实践活在当下,摆脱焦虑和抑郁的习惯
有句谚语说:“不要让昨天耗费太多的今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活在当下。什么是活在当下?一位禅师回答的好:“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就叫活在当下。”意思是...
影响戒烟的因素
对烟草的依赖程度。很显然一个吸烟人戒烟的动力(动机、意愿、希望)是他能否戒烟成功的关键因素。吸烟的青少年说吸烟适应他们的反抗思想,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和保持友谊,使...
春季高发心理精神疾病
在江南有“黄花开时人发狂”的说法,黄花盛开是指春季中期,而在北方,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易发期略晚于南方,大约在春末,也就是清明前后。都说春季是心理精神疾病高发的...

7934次播放

“寂寞”是“传染病”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人们经常说的“十分寂寞”(或者孤独/孤单)竟然是种可以像感冒那样在人类之间传播的“疾病”。换句话说,一个人在情绪不佳、倍感失落时,能通过各...

7934次播放

"一心多用"易引发多种疾病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愈来愈丰富,人们往往同时干好几样事情,比如,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上网一边和家人聊天,而有些医药公司还在努力研发新产品来提高我们同...

7934次播放

如何摆脱“完美主义”的枷锁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是一种人格特质,也就是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极致表现的倾向。心理学家认为,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人通常有下列几种特性,...

191次播放

焦虑症如何自测 1:46
焦虑症如何自测
焦虑症的自测方法有很多,但常见的是1971年颁布的焦虑症自评量表,缩写是SAS,它分为20条题目,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1.11万次播放 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