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调理脾胃可选择中药、西药或中成药,常见药物包括健脾丸、归脾丸、香砂六君丸、多酶片、益生菌制剂等。
脾胃虚弱多因饮食不节或长期劳累,中药以补气健脾为主。健脾丸含党参、白术等成分,适合食少腹胀;归脾丸侧重养血安神,改善心脾两虚;香砂六君丸则针对痰湿气滞型消化不良。服用前需辨证分型,避免与辛辣食物同服。
功能性消化不良可短期使用多酶片促进消化,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调节肠道菌群,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适用于胃酸过多。西药起效快但不宜长期依赖,需排除胃炎等器质性疾病后使用。
参苓白术散适合脾虚湿盛者,保和丸针对积食腹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中成药兼具调理与治疗作用,建议连续服用2-4周,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
顽固性脾胃不和可中西药结合,如多酶片配合补中益气丸。胃黏膜损伤者联合铝碳酸镁保护胃壁,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抗生素四联疗法。联合用药需间隔2小时,避免相互作用。
针灸足三里、中脘穴促进胃肠蠕动,艾灸神阙穴改善虚寒体质。推拿腹部顺时针按摩每日15分钟,配合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物理疗法需持续1个月以上见效。
饮食上多食山药、小米、南瓜等黄色食物,避免冰饮和过度加工食品。每周3次快走或瑜伽增强代谢,睡前热敷腹部15分钟。长期脾胃失调需检查血糖甲状腺功能,贫血者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对脾胃功能恢复至关重要,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建议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