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毒素暴露、自身免疫疾病、医源性损伤及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约10%-15%的卵巢早衰与染色体异常有关,如X染色体缺失特纳综合征、FMR1基因前突变等。家族中存在早绝经史的女性风险增加3倍。治疗需结合激素替代疗法雌二醇、黄体酮、辅助生殖技术卵子冷冻、供卵试管婴儿及遗传咨询。
长期接触双酚ABPA、农药等内分泌干扰物会加速卵泡耗竭。吸烟女性绝经年龄平均提前1-2年。建议减少塑料制品使用,选择玻璃食品容器,职业暴露者需定期监测AMH水平。
甲状腺炎、Addison病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攻击卵巢组织。确诊需检测抗卵巢抗体、21-羟化酶抗体。免疫抑制剂泼尼松、环孢素联合低剂量雌激素可延缓功能衰退。
盆腔放疗>5Gy、卵巢切除术或化疗药物环磷酰胺、顺铂直接破坏卵泡储备。建议治疗前进行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化疗期间使用GnRH激动剂亮丙瑞林保护卵巢。
腮腺炎病毒、HIV等可能引发卵巢炎。急性期需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后期通过DHEA补充改善卵泡微环境,配合针灸调理下丘脑-垂体轴功能。
日常摄入富含维生素D深海鱼、蛋黄和抗氧化剂蓝莓、石榴的食物,每周3次有氧运动游泳、快走维持BMI在18.5-23.9。AMH<1.1ng/ml或40岁前闭经超过4个月需立即就诊生殖内分泌科,超声监测窦卵泡数量,必要时采用生长激素或线粒体激活剂改善卵子质量。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