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卵巢早衰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毒素暴露、自身免疫疾病、医源性损伤、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约10%-15%的卵巢早衰与染色体异常有关,如X染色体缺失特纳综合征、FMR1基因前突变等。家族中存在早绝经史者风险增加3倍。针对遗传性病例可通过激素替代疗法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辅助生殖技术卵子冷冻、供卵试管婴儿、定期骨密度监测进行干预。
长期接触烟草烟雾、农药如DDT、塑化剂邻苯二甲酸盐会加速卵泡耗竭。油漆工、化妆品生产从业者发病率显著增高。建议接触职业人群每年检测AMH值,日常选用玻璃餐具,增加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羽衣甘蓝摄入促进毒素代谢。
自身抗体攻击卵巢组织常见于桥本甲状腺炎、Addison病患者。血液检测可发现抗卵巢抗体、抗核抗体阳性。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泼尼松联合脱氢表雄酮DHEA补充能改善部分患者卵巢功能。
盆腔放疗>10Gy、卵巢囊肿剥离术、子宫内膜异位症电灼术可能直接破坏卵巢储备。化疗药物环磷酰胺、顺铂使卵泡凋亡率提升50%。手术前可考虑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化疗期间使用GnRH-a保护卵泡。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HIV感染可能引发卵巢炎。急性期会出现发热伴下腹痛,慢性感染导致卵巢纤维化。确诊需做病毒抗体检测,早期抗病毒治疗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可减轻损伤。
日常保持每周3次有氧运动游泳、慢跑改善卵巢血流,补充维生素D800IU/日和辅酶Q10100mg/日延缓卵泡老化。避免熬夜23点前入睡,BMI控制在18.5-23.9之间,高发人群建议25岁后每年检测FSH和AMH水平。出现月经周期缩短<21天、潮热盗汗等症状需及时就诊生殖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