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主要表现为持续6个月以上的极度疲惫、认知障碍和体力下降,常见症状包括肌肉酸痛、睡眠紊乱、头痛、记忆力减退和情绪波动。
核心特征是休息无法缓解的持续性疲乏,可能伴随日常活动后不适感加重。建议调整作息时间,采用分段式睡眠如午休20分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莫达非尼等中枢兴奋剂,或尝试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睡眠质量。
表现为注意力分散、短期记忆减退和工作效率下降。可通过脑力训练如数独、记忆卡片游戏刺激认知功能,补充Omega-3脂肪酸深海鱼、核桃,严重时需神经内科评估排除器质性疾病。
非特异性肌痛常见于颈肩腰背,与乳酸代谢异常相关。推荐低强度运动游泳、瑜伽配合镁剂补充,疼痛明显时可考虑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或局部热敷缓解。
包括失眠、早醒或睡眠过浅,多与褪黑素分泌失调有关。建立固定睡眠周期,睡前避免蓝光暴露,可尝试缬草茶或小剂量褪黑素制剂0.5-3mg,持续失眠需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易怒、焦虑或抑郁状态常见,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相关。正念冥想、规律有氧运动快走、骑行有助于调节,症状持续需心理科评估是否合并抑郁症。
饮食建议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全谷物、深绿色蔬菜,补充辅酶Q10动物内脏、沙丁鱼改善细胞能量代谢。运动选择太极或八段锦等低消耗项目,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为宜。日常记录疲劳日记监测症状变化,避免过度依赖咖啡因提神。女性需特别注意经期前后症状加重可能,男性应排查睾酮水平低下。持续3个月未缓解需完善甲状腺功能、铁代谢等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