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生殖健康 > 孕产母婴 > 正文

孕妇要谨慎预防秋季三大疾病

发布时间: 2023-11-15 05:4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相对酷热的夏季,气候凉爽的秋季更适合孕妇,不过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孕妇在秋季保健上要谨慎预防疾病。秋季孕妇最容易惹上的疾病有腹泻、便秘和呼吸道疾病,建议孕妇要注意孕期保健,增强抗病能力。

医院妇产科医师提醒孕妇,秋天保健有三大注意:一要防腹泻,因为秋天上市的新鲜瓜果比较多,但这个季节也正是天气逐渐转凉的时候,早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如果再不注意食品卫生,抵抗力相对比较差的孕妇就容易闹肚子了。闹肚子这个平常的疾病,对孕妇的威胁可比对平常人大的多,因为它很可能刺激孕妇宫缩甚至导致早产。因此孕妇秋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吃新鲜瓜果一定要洗净。

孕妇秋天里第二个要注意的健康问题和第一个正好相反,是便秘问题,这是因为秋天气候干燥,孕妇如果不注意饮食调理,就可能便秘。因此建议孕妇饮食中油腻食物和肉类要适量,别一味追求贴秋膘,要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比例。另外,多喝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对于缓解便秘都有好处。

最后,和平常人一样,在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的秋天里,孕妇更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因为孕妇在吃药上有很多禁忌,为防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孕妇在秋天一定要及时增减衣服,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并适当活动来提高抵抗力。

孕妇惹上疾病会很麻烦,吃药又怕影响了腹中宝宝,导致其发育不健全;而不吃药,又怕疾病越拖越严重,最后也会伤害到宝宝的健康,吃不吃药都很为难。因此,孕期早做预防,远离疾病才是上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孕妇如何预防春季疾病
孕妇如何预防春季疾病
春季常见的疾病有感冒、水痘、子宫肌瘤等,那么孕妇如何预防这些春季疾病呢?让微微健康网小编来给大家支些招吧。孕妇如何预防春季疾病1.感冒预防感冒的主要方法是平时多喝水,并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也有研究认为,平时注意保持好心情的...[详细]
2023-11-15 08:13
浅谈孕妇疾病预防 孕妇疾病预防的重点在哪里
浅谈孕妇疾病预防 孕妇疾病预防的重点在哪里
相信每个准妈妈都沉浸在即将要为人母的兴奋中,这真的是人生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您一下子就成为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但是同时由于体内激素和身体内部的各种原因,您又需要学习一些孕妇疾病预防的知识。这篇文章就让...[详细]
2024-06-06 07:05
秋季孕妇预防感冒大作战
秋季孕妇预防感冒大作战
准妈妈若是感冒,要分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感冒,是在孕期的哪个阶段发生的感冒,不同感冒病因和发病时期对胎儿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为了避免感冒对胎儿的伤害,准妈妈快来看以下秋季孕妇预防感冒大作战吧。孕期感冒可能影响胎儿健康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详细]
2023-11-15 16:23
秋季如何预防睡觉“鬼压床”侵袭
秋季如何预防睡觉“鬼压床”侵袭
“鬼压床”?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恐怖呢?医学上将“鬼压床”称作睡眠瘫痪症,像失眠等疾病一样常见。所谓鬼压床,指睡觉的时候突然有了知觉但是身体不能动,事实上是罹患了睡眠障碍的疾病。如果您想避免“鬼压床”现象的发生,那就来听听小编给您介绍的秋...[详细]
2023-11-14 12:28
秋季白领女性如何预防流感?
秋季白领女性如何预防流感?
秋季天气变化无常,免疫力低下的人很容易引发流感,特别是上班的女性白领朋友。那么作为经常工作在办公室里的白领女性要如何预防流感来袭呢?流行感冒的病毒虽小,但是生命力却很强。据相关人员统计,流感患者咳嗽一下,就可以散播大约10万个病毒,一...[详细]
2024-01-05 15:49
初入秋季食用水果需谨慎
初入秋季食用水果需谨慎
苹果:果汁可止泻,空腹吃可治便秘,饭后吃能助消化。但是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摄入过多不利于心、肾保健,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肾炎、糖尿病者,切忌多食。梨:具有止咳、化痰和清燥等作用,对治咳喘、风热、咽炎等有良效。因性寒,脾胃虚寒、口吐清...[详细]
2023-11-13 14:17
秋季怎样预防脂肪肝?
秋季怎样预防脂肪肝?
秋季气温下降,有的人的体重上升了,这时候要当心脂肪肝了。不少肥胖者容易患脂肪肝,那么秋季怎样预防脂肪肝呢?据了解,现在查出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认为脂肪肝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脂肪肝的危害大,如果平时不注意体检忽...[详细]
2024-02-26 11:18
孕妇能否吃田鸡 需要谨慎吃田鸡
孕妇能否吃田鸡 需要谨慎吃田鸡
我们都知道孕妇朋友们在平时是需要注意饮食的,如果孕妇可以吃的健康,那么自然对孕妇健康是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养生,那么对田鸡这样食物来说,孕妇可以吃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田鸡的情况。吃田鸡对我们健康是有帮助的,...[详细]
2024-02-07 11:57
小妙招教您谨慎预防妇科病
小妙招教您谨慎预防妇科病
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这些病看起来很可怕,如果不想被它们吓到,更不想被谨小慎微的防病措施搞得头昏脑涨,那么从今天开始,您就按照专家们给出的建议行动吧,因为许多妇科疾病无需付出太多,只要持之以恒,一些简单的做法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流产...[详细]
2023-11-13 09:21
哪些食物需要谨慎使用
哪些食物需要谨慎使用
部分食物可能对健康产生潜在风险,需根据个人体质谨慎选择。主要有高糖食品、高盐加工品、生冷海鲜、酒精饮品、含咖啡因食物等。1、高糖食品:长期过量摄入糖果、蛋糕等精制糖类食品易诱发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风险。糖分代谢异常还可能引发皮肤糖化...[详细]
2025-05-24 14:25
小肚子变大是什么病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常见原因有肥胖、妊娠、腹水、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肥胖长期高热量饮食或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表现为小腹膨隆但触感柔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详细]
2025-09-14 13:50
小肚子变大是啥原因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胃肠胀气、腹水、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腹部脂肪堆积、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妇科疾病或腹腔积液等均可能导致腹部膨隆,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1、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在腹部堆积。过多摄入精制...[详细]
2025-09-14 13:12
小肚子变大什么情况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激素变化、胃肠胀气或妇科疾病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体重增加、腹型肥胖、便秘、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1、体重增加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且运动不足会导致脂肪堆积,腹部脂肪增多会使小肚子明显凸起。建...[详细]
2025-09-14 12:34
小肚越来越大什么是什么病
小腹逐渐增大可能与肥胖、腹胀、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或肿瘤等健康问题有关。常见原因包括内脏脂肪堆积、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前列腺增生、结肠胀气等,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判断。1、内脏脂肪堆积长期久坐、高糖高脂饮食会导致内脏脂肪沉积,...[详细]
2025-09-14 11:56
小肚下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腹下坠感可能由盆腔炎、子宫脱垂、泌尿系统感染、肠易激综合征、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该症状通常与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异常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需结合具体伴随症状判断病因。1、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感染,多由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等病...[详细]
2025-09-14 11:18
小肚孑坠胀是什么原因
小肚子坠胀可能与盆腔炎、肠易激综合征、尿路感染、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由炎症、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引起,表现为下腹压迫感、隐痛或胀痛,可能伴随排尿异常、月经不调等。1、盆腔炎盆腔炎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导致,常见症状为...[详细]
2025-09-14 10:41
小肚变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小肚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激素变化、胃肠胀气、腹水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干预。1、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导致脂肪堆积是常见原因。过...[详细]
2025-09-14 10:03
小肚变大了怎么办
小肚变大了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改善生活习惯、控制压力和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小肚变大通常由饮食过量、缺乏运动、代谢减慢、激素失调和疾病等因素引起。1、调整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避免暴饮...[详细]
2025-09-14 09:25
小肚变大的原因分析
小肚变大的原因主要有腹型肥胖、胃肠胀气、妊娠、腹水、盆腔肿瘤等。长期久坐、高糖高脂饮食、激素水平变化或疾病因素均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或体积增大。1、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堆积是成年人群小腹突出的常见原因。长期缺乏运动配合过量热量摄入,会使脂...[详细]
2025-09-14 08:47
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
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
小便坠胀感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泌尿系统结石、盆腔肌肉紧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药物缓解、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1、尿路感染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伴坠胀感,...[详细]
2025-09-14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