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男性健康 > 性功能障碍 > 正文

从细节上防治早泄更有效

发布时间: 2023-11-14 07:0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早泄在男性性功能障碍中是最常见的一种,而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发病率逐年升高。30岁以下的男性最轻易患上性功能障碍中的早泄,主要分为器质性和非器质性早泄主要由神经性疾病、泌尿疾病等引起,需对症治疗。非器质性早泄种类有很多,主要由精神紧张、缺乏性生活技巧、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这类患者若能留意以下细节,调整心态和性爱节奏,一般就能“重振威风”,离别早泄。

一、性爱中要“轻装上阵”。

50%以上的早泄患者和其心理状态有关,他们大多性格内向且考虑题目比较悲观,由此产生的焦虑情绪会引起早泄。久而久之,中枢神经系统会形成条件反射,每当性生活时即发生早泄。这些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分析发病原因,放下心理包袱。妻子的理解、配合及耐心尤其重要,有时一个不耐烦的眼神会使他们的表现更糟。前戏充分。性爱前充分爱抚、亲吻,能使女方先进进兴奋状态,较易获得满足,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男性射精过快的遗憾。

二、改变性爱时间。

大多数人习惯在晚上临睡前过性生活,但对早泄患者而言,应适当改变性爱时间。比如,在天天早晨睡醒后或午休后,身体已经从疲惫状态中恢复过来,精力旺盛,更易于男性控制自己。同时,这类男性还应改变性交体位,如采取女上位或侧位,降低男性的性兴奋度,有助于延缓射精发生。

三、戴安全套。

这样能降低男方性兴奋时龟头的敏感性,延长性交时间。发生早泄次数较多时,最好在一段时间内别过性生活。同时要保证规律的生活节奏和充足睡眠,还要戒烟、戒酒。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老人防治尿频要注意生活细节
老人防治尿频要注意生活细节
尿急尿频是不少老年人遇到的问题,积极防治很关键。值得一提的是,老人防治尿频要注意生活细节,因为老年人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最后阶段,身体的各项健康指标也在慢慢的下降,那么老年人防治尿频应该注意什么呢?人老了,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会慢慢衰退,...[详细]
2023-11-14 10:50
如何彻底治疗早泄?男性如何防治早泄?
如何彻底治疗早泄?男性如何防治早泄?
不少男性都出现过早泄的问题,射精太快,导致性生活体验不佳,带来不了很好的同房体验,对于男性来说,早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需要及时的治疗,早泄有些不同的程度,那么如何彻底治疗早泄?男性如何防治早泄?下面为大家介绍。1、早泄的程度早泄依据...[详细]
2024-04-09 09:54
器质性早泄的防治
器质性早泄的防治
器质性早泄可能与泌尿系或其他系统的原发疾病有关,如患有尿道、前列腺及男性生殖器官的肿瘤、炎症,脊髓或脊神经疾病、老年人心脑血管疾患、糖尿病等时,均可引起早泄。具体如下:早泄的因素大体分为三点:1、心理性的,曾经早泄有阴影,越怕就越会产...[详细]
2023-11-15 15:44
牙膏可以防治早泄吗
牙膏可以防治早泄吗
部分牙膏具有一定的补肾固精、滋阴补肾功效,可以用于防治早泄,但要注意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可以彻底治疗。早泄的原因比较复杂,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1、补肾固精:部分中药性质偏补,如熟地黄、枸杞子、杜仲等,这类中药材...[详细]
2023-11-13 10:15
从细节上击败亚健康状态
从细节上击败亚健康状态
谁都不希望自己出现亚健康的症状,因此人们对亚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常常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亚健康状态,无法自拔。其实,在细节上就能击败亚健康状态,只要您做好几点工作。很多人觉得保健养生是中老年人该注意的,其实要想保持好的健康状态,注意,...[详细]
2024-04-15 13:15
从生活细节上保护前列腺体
从生活细节上保护前列腺体
前列腺炎症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很多患者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不是特别了解,更不清楚慢性前列腺炎怎么去预防保护。大量研究发现前列腺疾病的病与男人们年轻时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一个生活方式健康的男性,40岁后患上前列腺疾病的几率比那些吸烟...[详细]
2023-12-14 16:24
牙膏可以防治男人早泄吗
牙膏可以防治男人早泄吗
理论上来讲,使用牙膏对男人早泄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由于个体差异,效果可能有所差异,目前暂时没有资料证实牙膏可以完全治疗早泄。大多数男人出现早泄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等原因导致,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详细]
2023-11-14 14:43
吃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健康饮食需关注食材选择、进食习惯、营养搭配、卫生安全和特殊需求五大细节。主要有食材新鲜度、细嚼慢咽、荤素均衡、餐具清洁、个体差异调节等关键点。1、食材选择:优先选用当季新鲜蔬果和优质蛋白质,避免加工食品与霉变食材。绿叶蔬菜需现买现吃,...[详细]
2025-06-04 07:42
注意细节有什么好处
注意细节在两性关系中能显著提升沟通质量、增进情感连接、减少矛盾冲突、优化亲密体验并促进长期关系稳定。主要体现为准确理解伴侣需求、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增强信任感、提升性生活质量及避免误解积累五个方面。1、理解需求:捕捉伴侣的微表情、语气变...[详细]
2025-06-12 07:09
男性早泄会带来哪些危害? 4个细节可预防男性早泄
男性早泄会带来哪些危害? 4个细节可预防男性早泄
早泄的发病率是逐年增加着,这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社会发展、个人情况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给患者朋友的生活造成一系列的困扰,严重危害到了患者朋友的身心健康与性功能,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男性不育,男性朋友应该了解男性早泄会带来的危害,也好进行最佳...[详细]
2024-04-09 12:15
最近胸变软了是怎么回事
乳房变软可能由生理性激素波动、体重变化、哺乳期结束、乳腺增生或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触感柔软、胀痛减轻或体积变化,可通过调整内衣、热敷按摩、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1、生理性激素波动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乳房组织含...[详细]
2025-11-24 17:00
最近小肚子越来越大怎么回事
小肚子越来越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便秘、激素变化、盆腔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并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1、饮食过量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堆积,尤其腹部脂肪对能量过剩敏感。常见于频繁摄入油炸...[详细]
2025-11-24 16:24
最近突然长肚子咋回事
突然长肚子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激素变化、肠道问题或腹腔积液等因素有关。建议结合生活习惯和身体变化综合判断,必要时就医检查。1、饮食过量短期内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会导致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脂肪增生速度较快。常见于聚餐频繁、零食摄入过...[详细]
2025-11-24 15:48
最近屁股变大了怎么回事
屁股变大可能与体重增加、激素变化、运动方式调整、骨盆前倾、脂肪分布改变等因素有关。需结合生活习惯和身体变化综合判断。1、体重增加日常热量摄入超过消耗时,脂肪容易在臀部堆积。高糖高脂饮食、久坐少动等习惯会导致脂肪囤积,表现为臀部维度增大...[详细]
2025-11-24 15:12
最近老感觉饱腹感怎么回事
最近老感觉饱腹感可能与饮食过快、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溃疡、幽门梗阻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长期饱腹感可能伴随腹胀、反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1、饮食过快进食速度过快会导致空气随食物吞咽积...[详细]
2025-11-24 14:36
最近感觉胸突然变软了
乳房突然变软可能是激素波动、体重变化或乳腺组织改变引起的生理现象,少数情况下与乳腺疾病相关。乳房质地受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影响,月经周期、妊娠期、哺乳期或体重快速下降时可能出现暂时性变软。月经周期中黄体期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乳房密度降低...[详细]
2025-11-24 14:00
最近感觉肚子越来越大怎么回事
肚子越来越大可能由饮食过量、缺乏运动、腹水、肠道胀气、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1、饮食过量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堆积在腹部。建议减少精制碳水及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优质蛋...[详细]
2025-11-24 13:24
最近感觉肚子大了好多是得病了吗
肚子明显变大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或病理性原因引起的,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常见因素包括饮食过量、久坐缺乏运动、肠道胀气、腹水积聚、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若伴随腹痛、排便异常、体重骤增或消瘦需及时就医排查。1、饮食过量短期内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详细]
2025-11-24 12:48
最近感觉肚子大了好多
肚子明显增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腹胀或疾病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短期内肚子变大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不当或久坐不动。高油高盐饮食容易导致胃肠胀气,碳酸饮料、豆类等产气食物摄入过多会引发腹胀。长期缺乏运动使腹部脂肪堆积,腰围逐...[详细]
2025-11-24 12:12
最近腹部突然变大
最近腹部突然变大
腹部突然变大可能与饮食不当、肠道积气、腹水、妊娠、肿瘤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针对性处理。饮食不当可能导致腹部突然变大。短时间内摄入过多高盐、高糖或产气食物,可能引起胃肠胀气或水分潴留。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豆类、碳酸...[详细]
2025-11-24 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