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需要根管治疗
需要根管治疗的情况主要有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髓坏死、牙外伤露髓、牙冠修复前的牙体预备等。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感染或坏死的牙髓组织,防止炎症扩散并保留患牙功能。
1、牙髓炎
牙髓炎多由龋齿未及时治疗导致细菌侵入牙髓引起,表现为自发性阵痛、冷热刺激痛或夜间痛加重。当牙髓出现不可逆炎症时,根管治疗可彻底清除感染源。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氢氧化钙糊剂、甲醛甲酚溶液等根管消毒剂,配合牙胶尖充填根管。若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根尖周炎。
2、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常由牙髓炎扩散或牙外伤引发,伴随咬合痛、牙龈肿胀甚至瘘管形成。X线片显示根尖区阴影提示骨质破坏。根管治疗需配合抗生素如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急性感染,通过根管预备和充填消除病灶。严重者可能需根尖切除术。
3、牙髓坏死
牙髓坏死多因外伤或深龋导致牙髓血供中断,患牙变色且对温度测试无反应。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可能引发根尖区炎症,需通过根管治疗清理腐败物质。治疗中常用EDTA凝胶辅助扩大根管,并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封闭根管系统。
4、牙外伤露髓
牙齿折断或裂纹导致牙髓暴露时,细菌可直接侵入引发感染。年轻恒牙可尝试活髓保存治疗,但成人露髓超过24小时通常需根管治疗。术中采用生物陶瓷材料如iRoot SP进行根尖诱导成形,必要时结合纤维桩核修复。
5、修复前预备
严重缺损牙齿在进行全冠或桩核冠修复前,若牙髓接近暴露或已有隐裂风险,预防性根管治疗能避免修复后疼痛。治疗需精确测量根管长度,使用镍钛器械预备后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确保修复体长期稳定性。
根管治疗后应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1-2周,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情况。日常使用含氟牙膏维护口腔卫生,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若出现咬合不适或牙龈肿胀需及时复诊,必要时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修复后的牙齿建议每年检查一次修复体边缘密合度,预防继发龋发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32万次播放
4.27万次播放
3.59万次播放
3.46万次播放
3.6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