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如何饮食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可通过少量多餐、低脂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补充优质蛋白等方式调整饮食。胆汁反流性胃炎通常由胃肠动力异常、幽门功能失调、胃部手术史、长期吸烟酗酒、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上腹灼痛、口苦、恶心呕吐等症状。
1、少量多餐
每日进食5-6餐,每餐控制在200-300克食物量,减轻胃部负担。选择易消化的软烂食物如小米粥、山药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导致胃内压力增高。进食时细嚼慢咽,用餐时间保持20分钟以上,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
2、低脂饮食
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40克,禁用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烹调采用蒸煮炖方式,可适量使用橄榄油。高脂食物会延缓胃排空,加重胆汁反流症状,同时可能刺激胆囊收缩素分泌,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
3、避免刺激性食物
禁食辣椒、咖喱、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等。这些食物可能直接损伤胃黏膜屏障,或通过刺激胃酸分泌加重炎症。酒精会松弛食管下括约肌,增加反流概率,建议完全戒酒。过冷过热食物也需避免。
4、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优先选择水溶性纤维如燕麦、香蕉、南瓜。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排空,减少胆汁与胃黏膜接触时间。但需避免粗硬纤维如竹笋、芹菜,防止机械性损伤胃黏膜。
5、补充优质蛋白
每日蛋白质摄入按1-1.2克/公斤体重计算,选择鱼肉、鸡胸肉、豆腐等。蛋白质有助于胃黏膜修复,但需避免高脂肪蛋白质如五花肉、动物内脏。乳制品选择低脂牛奶,部分患者可能对乳糖不耐受需改用酸奶。
建议患者建立饮食日记记录症状变化,烹饪时减少葱姜蒜等香辛料使用,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可尝试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睡眠,避免穿紧身衣物增加腹压。若出现持续消瘦、呕血、黑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长期患者建议每3-6个月进行胃镜复查,监测黏膜病变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06万次播放
3.52万次播放
4.1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