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拉血了怎么回事
拉肚子拉血可能由急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肠息肉、肠癌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
1、急性胃肠炎
进食不洁食物后可能引发肠道黏膜损伤,表现为腹泻伴血丝或黏液便。可能与沙门菌、志贺菌等病原体感染有关,常伴随腹痛、发热。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同时需暂停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2、溃疡性结肠炎
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慢性肠道炎症,典型症状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病变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可能与遗传、肠道菌群失调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益生菌制剂等控制病情。
3、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表现为突发高热、腹痛及鲜红色血便。具有较强传染性,需隔离治疗。通常需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颗粒、黄连素片等抗菌药物,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
4、肠息肉
肠道黏膜隆起性病变在摩擦破裂时可导致便血,多为暗红色血液与粪便混合。可能与长期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相关。较小息肉可通过肠镜下电切术处理,较大息肉可能需要腹腔镜手术切除。
5、肠癌
结直肠恶性肿瘤进展期可能出现持续便血伴排便习惯改变,血液多呈暗红色或果酱样。危险因素包括高脂饮食、家族史等。确诊需结合肠镜和病理检查,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配合放化疗。
出现血便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粥、软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奶制品及高纤维食物。注意记录排便次数、血液颜色及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急性大量出血或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时需立即急诊处理。长期反复血便者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40岁以上人群可考虑将肠癌筛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53万次播放
6.23万次播放
6.69万次播放
6.8万次播放
6.27万次播放
6.65万次播放
6.2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