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的危害是什么
双相情感障碍的危害主要包括情绪极端波动、社会功能损害、认知功能下降、自杀风险增加及躯体健康问题。该疾病可能对患者个人生活、家庭关系及职业发展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1、情绪极端波动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经历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交替。躁狂期表现为情绪高涨、活动增多、睡眠需求减少,可能伴随冲动行为如过度消费或冒险举动。抑郁期则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减退,严重时可能出现绝望感。这种情绪波动往往难以预测,导致患者长期处于心理失衡状态。
2、社会功能损害
疾病发作期间的人际冲突和职业表现不稳定,可能导致亲密关系破裂或失业。躁狂期的易怒和判断力下降可能引发法律纠纷,抑郁期的社交退缩会使患者逐渐孤立。部分患者因反复住院治疗或症状影响,最终丧失原有社会角色和地位。
3、认知功能下降
长期未规范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记忆力及执行功能损害。躁狂发作后的认知恢复往往不完全,多次发作可能造成累积性神经损伤。这种认知缺陷会持续影响患者的决策能力和日常生活管理,即便在情绪稳定期也难以完全恢复。
4、自杀风险增加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终身自杀死亡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抑郁发作期尤为高危。混合发作状态时,抑郁情绪与躁动不安结合可能突然引发自杀行为。约25-50%的患者曾有过自杀企图,需要持续的风险评估和危机干预。
5、躯体健康问题
疾病本身和治疗药物可能引发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躯体共病。患者因情绪波动导致的饮食睡眠紊乱、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进一步加剧健康风险。部分抗躁狂药物可能引起体重增加、血糖升高,需要定期监测生理指标。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坚持规范治疗并定期复诊,家属应学习疾病知识以识别复发征兆。维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及社交活动有助于稳定情绪。避免酒精和非法药物使用,减少应激源刺激。建议建立包含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多维管理体系,通过药物调整、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综合改善预后。早期识别和系统治疗能显著降低疾病对生活的破坏性影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92万次播放
6.06万次播放
5.96万次播放
5.56万次播放
5.5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