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什么引起的
肾小球肾炎可能由遗传因素、感染、免疫异常、代谢性疾病、药物或毒物等因素引起。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可通过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肾活检等方式确诊。
1、遗传因素
部分肾小球肾炎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如Alport综合征、薄基底膜肾病等。这类疾病通常有家族聚集倾向,可能伴随听力下降或视力异常。确诊需结合基因检测,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如使用缬沙坦胶囊、贝那普利片等药物延缓肾功能恶化,必要时需进行血液透析。
2、感染
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是儿童常见的继发性肾炎,多发生于咽炎或皮肤感染后1-3周。病毒性肝炎、HIV等感染也可能导致膜性肾病。治疗需针对原发感染,如青霉素V钾片控制链球菌,同时配合呋塞米片缓解水肿。感染因素引起的肾炎多数预后良好。
3、免疫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自身免疫疾病可引发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导致补体激活和炎症反应。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血尿,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严重时需血浆置换。
4、代谢性疾病
长期未控制的糖尿病会引起糖尿病肾病,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增厚。高血压也可造成肾小球硬化。这类患者需严格控糖降压,如使用胰岛素注射液、硝苯地平控释片,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
5、药物或毒物
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重金属等肾毒性物质可直接损伤肾小球。临床表现为突发少尿和血肌酐升高,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严重者需血液净化治疗。长期接触化工原料者应定期检查尿常规。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限制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高嘌呤食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维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避免劳累、感染等诱因,遵医嘱定期复查尿蛋白和肾功能。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06万次播放
6.36万次播放
6.23万次播放
6.18万次播放
6.2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