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有点拉肚子怎么办
小孩拉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益生菌、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小孩拉肚子通常由饮食不当、腹部受凉、肠道感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小孩拉肚子期间应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可进食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清淡。已添加辅食的幼儿应暂停新食材引入,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步恢复。
2、补充水分
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家长需给小孩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可观察小便量和嘴唇湿润度判断脱水程度。避免直接饮用高糖饮料或果汁,可能加重腹泻症状。
3、热敷腹部
用40℃左右温水袋包裹毛巾敷于小孩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缓解肠痉挛引起的腹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操作时需避开饭后1小时内,注意水温避免烫伤,家长需全程监护防止意外。
4、使用益生菌
可遵医嘱选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需用温水或奶液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使用期间观察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若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用。
5、及时就医
若腹泻伴随持续高热、血便、呕吐、精神萎靡或脱水症状,家长需立即带小孩就诊。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止泻药物,或进行大便常规等检查。细菌性肠炎需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治疗,均须严格遵医嘱用药。
小孩拉肚子期间家长需记录每日排便次数、性状和进食情况,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以防尿布疹。恢复期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蒸蛋羹、瘦肉泥等。注意餐具消毒和手部卫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若症状超过3天未缓解或加重,须再次就医评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77万次播放
5.82万次播放
5.1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