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的TOMO放疗
鼻咽位置深,周围要害器官众多且密集。常规放疗也面临着“山穷水复疑无路”的瓶颈:鼻咽癌的靶区一般较大且极不规则,肿瘤区与临床靶区的形状不一致性大,常规照射技术很难达到高剂量区与靶区的形状相吻合。
如此“高不敢高,低不敢低”的“普照式”放疗,不但无益于肿瘤的局控率,而且很容易造成正常器官的损伤。患者治疗后常常出现张口困难、肌肉僵硬甚至纤维化等副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三维调强适形放疗技术(IMRT)的出现,真正实现了“精确制导”的效果。根据肿瘤的形态、大小,对各个方面射野内剂量分布进行调整,从而在三维方向上使高剂量区完全吻合于靶区形状,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
对此,放疗科主任夏廷毅教授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鼻咽癌的进展说明:平均治疗时间不到8分钟,较常规加速器静态调强放疗至少缩短了近5分;皮肤、口腔黏膜等部位的急性反应发生率有94%左右都在2级(包含)以下,甚至放疗结束后1年都不会出现≥2级的口干症;放疗结束1个月后,鼻咽原发病灶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消退率分别为百分之91.8和百分之98.1,1年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百分之95.6、百分之97.2和百分之94.8。
夏教授所说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肿瘤放疗设备——TOMO放射治疗系统。作为3D影像引导旋转调强的代表,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高适形、高剂量、低损伤”,即使相邻1—2cm近的组织器官,也可产生自定义的适形剂量分布,而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陡降。
鼻咽癌是从TOMO放疗系统获益最大的肿瘤之一。它将6MV的直线加速器安装在大孔径环形机架上,在加速器沿机架旋转过程中,治疗床同步前进。加速器每旋转一周,即完成一个层面的治疗。
与传统加速器相比,摆脱了传统加速器对入射角度的限制,结合360度光子入射角,避开正常组织并攻击癌细胞,设计出51个角度的螺旋式适形调强放疗。对于“不该给的组织”,即使离靶区只有几根头发丝的距离,TOMO放疗系统也可做到数十倍的剂量差异。
可以说这项技术的应用,代表了以最大程度杀灭肿瘤细胞同时最大程度保护正常组织为目标的精确放疗设备在我国发展的一个崭新方向。现代放疗应用TOMO放射治疗系统作为实现手段将会事半功倍,让更多的鼻咽癌患者不再“受伤”,不仅仅是生存,而是有尊严、有情趣地生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鼻咽癌复发了还能治好吗
- 2 鼻咽癌晚期转移的症状
- 3 鼻咽癌耳闷与正常耳闷的区别是什
- 4 鼻咽癌手术创伤大吗
- 5 鼻咽癌终身后遗症
- 6 鼻咽癌早期怎么检查出来
- 7 鼻咽癌一二三期症状
- 8 鼻咽癌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