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消融术的危害和弊端
心脏消融术可能引发血管损伤、心律失常加重、心脏穿孔等并发症,但多数情况下风险可控。心脏消融术主要用于治疗房颤、室上速等心律失常疾病,需由专业医生评估手术必要性。
血管损伤是心脏消融术较常见的并发症,导管穿刺可能造成股动脉或股静脉损伤,表现为穿刺部位血肿、淤青。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术中肝素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术后需加压包扎并监测凝血功能。心脏穿孔多发生于左心房后壁或冠状静脉窦区域,与导管操作力度过大有关,可能引发心包填塞。患者会出现血压骤降、颈静脉怒张,需紧急心包穿刺引流。消融能量可能损伤食管或膈神经,导致吞咽困难或膈肌麻痹,多数可在数月内恢复。术后新发房颤或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与消融线不完整或过度消融有关,严重者需植入起搏器。
心脏消融术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但高龄、合并结构性心脏病、肾功能不全患者风险相对较高。消融后可能出现胸痛、心悸等短期不适,通常1-2周自行缓解。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脑卒中或肺静脉狭窄,与血栓脱落或过度瘢痕形成有关。术后3个月内存在心律失常复发可能,与心肌组织水肿消退或消融病灶恢复传导相关。
接受心脏消融术后需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3-6个月,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肿胀。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持手术效果。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心脏超声和24小时心电图随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46万次播放
6.95万次播放
6.37万次播放
6.67万次播放
6.39万次播放
6.32万次播放
6.5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