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有蛲虫的症状是什么
小儿有蛲虫的症状主要有肛门瘙痒、夜间哭闹、食欲减退、睡眠不安、体重增长缓慢等。蛲虫病通常由蛲虫感染引起,可能与卫生习惯不良、接触污染物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1、肛门瘙痒
蛲虫成虫夜间会在肛门周围产卵,导致局部皮肤受到刺激,引起明显瘙痒感。患儿可能频繁抓挠肛门,甚至出现皮肤破损或继发感染。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抓挠行为,并及时清洁患儿会阴部。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蛲虫清片、阿苯达唑颗粒、甲苯咪唑咀嚼片等驱虫药物。
2、夜间哭闹
蛲虫活动高峰多在夜间,患儿可能因肛门不适而突然惊醒、哭闹不止。部分孩子还会伴随磨牙、翻身频繁等现象。家长可在睡前用温水清洗患儿肛门,并更换干净内衣。若怀疑蛲虫感染,应收集患儿晨起肛周标本送检,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甲苯咪唑乳膏、宝塔糖、磷酸哌嗪宝塔糖等药物。
3、食欲减退
蛲虫寄生可能影响肠道吸收功能,导致患儿出现食欲下降、挑食或腹痛症状。长期感染可能引起营养不良,表现为面色发黄、精神萎靡。家长需保证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同时遵医嘱使用驱虫药如安乐士混悬液、肠虫清片、小儿疳积糖等。
4、睡眠不安
由于蛲虫夜间活动频繁,患儿睡眠质量可能显著下降,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或梦呓。部分孩子白天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等表现。家长应定期消毒患儿床品和玩具,剪短患儿指甲以减少抓挠损伤。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驱虫药配合镇静安神类药物如小儿七星茶颗粒。
5、体重增长缓慢
长期蛲虫感染可能导致营养消耗过多,患儿可能出现体重不增、身高发育滞后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合并贫血或维生素缺乏。家长需加强营养补充,给予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并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小儿复方鸡内金散等辅助药物,同时进行规范驱虫治疗。
预防蛲虫病需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定期修剪指甲,避免吮吸手指。患儿内衣裤需每日煮沸消毒,家庭成员应同步检查治疗。饮食上可增加南瓜子、胡萝卜等有助于驱虫的食物,但须以药物治疗为主。若发现孩子有疑似症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儿科或感染科就诊,通过透明胶带法检测虫卵确诊,避免盲目使用驱虫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24万次播放
5.31万次播放
5.6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