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止渴益气的5种药物是什么
生津止渴益气的药物主要有生脉饮、玉屏风颗粒、黄芪精口服液、麦味地黄丸、西洋参含片等。这些药物多用于气阴两虚引起的口干咽燥、神疲乏力等症状,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使用。
1、生脉饮
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热病后气阴两伤所致的心悸气短、自汗口渴,也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辅助治疗。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感冒发热患者不宜服用。
2、玉屏风颗粒
玉屏风颗粒含黄芪、白术、防风,能益气固表止汗。针对表虚不固导致的反复感冒、体虚多汗、口渴乏力等症状,对过敏性鼻炎患者也有辅助作用。阴虚盗汗者慎用,服药期间应避免生冷食物。
3、黄芪精口服液
黄芪精口服液以单味黄芪提取物为主,可补血养气、固本止汗。适用于气虚血亏引起的倦怠乏力、津伤口渴,对术后体虚恢复有帮助。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制剂中含糖量。
4、麦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麦冬、五味子,具有滋肾养肺、益气生津作用。主治肺肾阴亏导致的潮热盗汗、咽干口渴,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也可辨证使用。脾虚便溏者慎用,忌与感冒药同服。
5、西洋参含片
西洋参含片通过舌下含服发挥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功效。适用于气阴不足所致的口干舌燥、虚热烦倦,适合夏季高温作业者随身备用。服用期间忌食萝卜,阳虚怕冷者不宜长期使用。
使用生津益气类药物需注意辨证施治,气阴两虚者常见表现为口干咽燥、精神萎靡、动则汗出等症状。日常可配合食用百合银耳羹、石斛瘦肉汤等食疗方,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若服药两周症状未缓解或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及慢性病患者,须严格遵医嘱控制用量和疗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42万次播放
3.21万次播放
3.39万次播放
3.31万次播放
2.97万次播放
2.9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