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期间女性需关注生理调整、营养补充、疾病筛查、生活习惯及心理调节五个方面。
月经周期监测是基础,通过记录基础体温或使用排卵试纸判断排卵期。建议孕前3个月停用避孕药,让激素水平自然恢复。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问题需提前干预,二甲双胍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每日补充400μg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复合维生素需含铁和维生素D。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限制咖啡因每日不超过200mg。缺铁性贫血女性应补充琥珀酸亚铁,同时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
必查项目包括TORCH五项、甲状腺功能检查和妇科B超。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评估肝功能,HIV感染者需进行母婴阻断咨询。牙周炎等口腔感染可能增加早产风险,应提前治疗。
戒烟戒酒至少提前3个月,被动吸烟环境需避免。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或瑜伽,避免高温瑜伽等过热项目。睡眠不足会影响卵泡质量,保证7-8小时规律睡眠。
长期焦虑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正念冥想可降低皮质醇水平。夫妻共同参加备孕课程能减轻压力,严重焦虑者可考虑认知行为疗法。避免过度关注排卵试纸数据造成紧张。
日常饮食建议增加藜麦、紫薯等低GI主食,搭配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马拉松等极限运动。注意外阴清洁使用pH4.5弱酸洗液,同房后避免立即冲洗。工作环境需远离铅、汞等重金属接触,放射科医务人员应提前调岗。建立规律作息时间表,晚上10点后避免使用电子设备以保障褪黑素分泌。体重指数超标的女性,通过饮食运动将BMI控制在18.5-23.9区间更利于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