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饮食养生需注重滋阴润燥、健脾和胃、少辛多酸、适时进补、防暑祛湿五个原则。
秋季燥邪当令,易伤肺阴,表现为口干咽燥、皮肤干痒。可食用银耳莲子羹、百合雪梨汤等润肺生津,避免辛辣烧烤。沙参麦冬茶、石斛泡水代茶饮能改善阴虚体质。
夏季冷饮易致脾虚,立秋后宜用山药小米粥、茯苓扁豆汤调理脾胃。南瓜、红枣等黄色食物增强运化功能,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肠胃负担。
减少葱姜蒜等辛散之物,适当增加山楂、葡萄、柠檬等酸味食物。酸梅汤可收敛肺气,醋泡黑豆有助于平衡肝阳上亢,但胃酸过多者需控制摄入量。
初秋宜平补不宜峻补,鸭肉、鲫鱼等清补食材优于羊肉。阿胶糕适合血虚人群,湿热体质者可选薏仁赤小豆汤,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补益方案。
秋老虎期间仍需防暑,绿豆汤、荷叶粥可解余热。冬瓜薏米汤、五指毛桃汤帮助排湿,空调房内可饮用生姜红枣茶驱寒,避免直接对着风口进食生冷。
立秋后建议晨起饮用蜂蜜温水润肠,午间适量食用核桃、杏仁等坚果补充能量。运动选择八段锦、慢跑等温和项目,避免大汗伤阴。夜间可用艾草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注意根据体质差异调整饮食比例,糖尿病患者需监控水果摄入量,痛风患者限制高嘌呤汤品,孕妇进补前应咨询营养师。保持规律作息与情志舒畅,配合穴位按摩足三里、三阴交等部位增强养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