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女性健康 > 女性生活常识 > 正文

秋季养生的原则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5-05-30 07:4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秋季养生需遵循滋阴润燥、平衡作息、适度运动、调节情志、防寒保暖五大原则,以适应季节变化对身心的影响。

1、滋阴润燥:

秋季气候干燥易伤肺阴,可食用银耳、百合、梨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烧烤。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室内湿度建议保持在50%-60%,必要时使用加湿器缓解咽干、皮肤干痒等问题。

2、平衡作息:

顺应"早卧早起"的自然规律,保证23点前入睡,避免熬夜耗伤阳气。午间可小憩20分钟,有助于缓解秋乏。长期作息紊乱可能引发失眠、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

3、适度运动:

选择太极拳、慢跑等温和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为宜。运动后及时擦汗添衣,避免汗出当风引发感冒。关节疼痛者应注意运动前热身,避免登山等加重膝关节负担的活动。

4、调节情志:

秋季易生悲秋情绪,可通过冥想、书画等方式疏解压力。社交活动减少时,建议定期与亲友视频交流,培养新兴趣爱好。长期情绪低落可能诱发季节性情感障碍。

5、防寒保暖:

遵循"春捂秋冻"原则逐步添衣,重点保护颈背、腹部及脚踝。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警惕温差引发血压波动,外出佩戴围巾口罩。夜间睡眠时注意关闭门窗避免贼风侵袭。

秋季饮食宜增酸少辛,推荐山楂、葡萄等酸味食物收敛肺气,减少葱姜蒜等辛散之品。体质虚寒者可适量食用羊肉、桂圆温补,阴虚火旺者适合鸭肉、莲藕滋阴。晨起空腹饮用温水促进代谢,睡前热水泡脚改善循环。保持居室通风的同时,过敏人群需定期清洁床品减少尘螨。建议每周进行2次艾灸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增强抵抗力,但糖尿病患者慎用。外出活动选择10-15点日照充足时段,既促进维生素D合成又避免早晚寒凉刺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春季养生原则有哪些
春季养生原则有哪些
春季养生需顺应阳气升发特点,重点在于疏肝健脾、防寒保暖、适度运动、饮食调养和情志调节五大原则。1、疏肝健脾:春季对应中医五脏中的肝脏,肝气旺盛易克脾土。可按摩太冲穴、足三里穴疏通气机,食用山药、薏仁等健脾食材。避免过量酸味食物加重肝郁...[详细]
2025-06-12 16:13
胃病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胃病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1、饮食宜清淡淡味饮食最养胃,清淡的素食宜于消化吸收,不仅有利于病胃的恢复,也利于长寿。新鲜蔬菜、五谷都是素食健胃佳品。在饮食养生中,食粥为人们喜爱和重视。清·石成金说:“清晨食白粥,最能畅胃气,生津液,大补于人。”2、饮食宜精少精,...[详细]
2024-01-20 12:27
冬季喝水的原则有哪些
冬季喝水的原则有哪些
冬季喝水需遵循少量多次、温水为主的原则,具体包括控制饮水量、选择适宜水温、把握饮水时机、搭配饮食调节、注意特殊人群需求。1、控制饮水量:冬季人体出汗减少,每日饮水量可略低于夏季,但需保持1500-2000毫升。过量饮水可能加重肾脏负担...[详细]
2025-05-18 09:23
秋季保健养生4攻略
秋季保健养生4攻略
秋季是保健养生的重要季节之一,掌握正确的保健养生方法,可以让自己更好的度过秋季。专家给大家总结出4个秋季养生保健功效,希望对大家秋季保健有帮助,一起来看看吧。加外套应对10℃温差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早晨和黄昏很早就凉了起来,常有被低...[详细]
2023-11-15 10:15
秋季养生健康小知识
秋季养生健康小知识
秋季养生需注重润燥护肺、平衡作息与适度进补,主要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运动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防寒、保持情绪稳定。1、饮食润燥:秋季气候干燥,宜多食滋阴润肺食物。银耳莲子羹可生津润燥,雪梨炖冰糖能缓解干咳,百合山药粥有助于...[详细]
2025-06-15 14:33
男性饮食原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男性饮食原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很多男人认为吃东西只要填饱肚子就行,随便吃什么,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现在有很多朋友不遵守男性饮食原则,吃饭时间和食物都不对,这样长时间下去很容易熬坏身体。今天健康营养小编就来告诉大家男性饮食需要注意什么,想了解的朋友赶紧来看看。保证平...[详细]
2023-11-13 09:35
女性秋季养生的营养禁忌
女性秋季养生的营养禁忌
秋季养生多选进补方式,而女性在秋季的营养饮食追求更是要有要求和质量,采用食补方式可以让女性外在更美丽。但是却因为对食材不甚了解,所以小编经过整理在此罗列一些常见的营养禁忌:秋季女性营养饮食的禁忌,营养饮食禁忌一:豆腐、菠菜不可同煮豆腐...[详细]
2024-02-01 19:11
女性秋季养生小知识
女性秋季养生小知识
女性秋季养生需注重防燥润肺、调节作息、合理进补、适度运动及情绪管理,主要方法包括饮食调理、穴位保健、睡眠优化、运动选择和情志调养。1、饮食调理:秋季宜多食银耳、百合、莲藕等白色食物养肺润燥,少食辛辣刺激物。每日可饮用蜂蜜柚子茶或雪梨炖...[详细]
2025-06-15 15:32
女生秋季养生煲汤
女生秋季养生煲汤
秋季女生养生煲汤可选择银耳莲子汤、当归红枣乌鸡汤、山药枸杞排骨汤、百合雪梨汤和红豆薏米汤。这些汤品具有滋阴润燥、补血养颜、健脾益肾等功效,适合缓解秋燥带来的皮肤干燥、气血不足等问题。1、银耳莲子汤:银耳富含天然植物胶质,搭配莲子可滋阴...[详细]
2025-06-25 06:26
秋季保健养生两原则
秋季保健养生两原则
秋季虽然比较凉爽,但是也是疾病的高发季。那么初秋养生保健应该怎么做注意什么呢?专家提醒大家,秋季养生保健,尤其是初秋一定要注意秋老虎。一、秋季养生保健要防止伤暑中暑在中医上也称“伤暑”,有阴、阳之分,“阳暑”是在烈日下劳作或因在高温、...[详细]
2023-11-16 09:15
按摩哪里可以丰胸
按摩哪里可以丰胸
按摩特定穴位可能有助于促进胸部血液循环,但无法直接增加乳腺组织或脂肪量。丰胸效果因人而异,主要与遗传、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膻中穴位于两乳连线中点,适度按压可能刺激雌激素分泌。按摩时用指腹以画圈方式轻揉,配合精油可减少摩擦。天溪穴在乳头...[详细]
2025-07-22 17:00
卵巢癌与性有关吗
卵巢癌与性有关吗
卵巢癌的发生与性生活没有直接关联,但性传播感染、激素水平变化、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环境暴露等因素可能间接影响卵巢癌风险。1、性传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等性传播病原体可能通过盆腔炎症反应间接增加卵巢癌风险。保持单一性伴侣、使用安全套可降...[详细]
2025-07-22 16:22
针灸丰胸有效果吗
针灸丰胸有效果吗
针灸丰胸可能对部分人群有一定效果,但效果因人而异且缺乏科学依据。针灸主要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可能对乳腺发育有一定辅助作用,但无法显著改变乳房大小。针灸丰胸的原理基于中医理论,认为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激素分泌。常用穴...[详细]
2025-07-22 15:44
虚寒体质如何调理
虚寒体质如何调理
虚寒体质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穴位按摩、中药调理、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改善。虚寒体质多因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常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易疲劳等症状。1、饮食调理虚寒体质者宜选择温补性食物,如生姜、红枣、桂圆、羊肉等。生姜可...[详细]
2025-07-22 15:06
寒性体质如何调理
寒性体质如何调理
寒性体质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穴位按摩、中药调理、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改善。寒性体质多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月经不调等症状,与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1、饮食调理寒性体质人群宜选择性温热的食物,如生姜、红枣、桂圆、羊肉...[详细]
2025-07-22 14:28
痛经吃什么最管用
痛经吃什么最管用
痛经可以适量吃红糖姜茶、榴莲、黑巧克力、三文鱼、香蕉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元胡止痛片、丹莪妇康煎膏、田七痛经胶囊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配合饮食调理。一、食物1、红糖姜茶红糖姜茶有助于促...[详细]
2025-07-22 13:50
痛经严重会怎么样
痛经严重会怎么样
痛经严重可能引发晕厥、呕吐、影响生活质量,长期未干预可能继发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炎症。严重痛经通常与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子宫腺肌病、盆腔充血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1、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详细]
2025-07-22 13:12
痛经痛到下不了床
痛经痛到下不了床
痛经严重到无法下床通常属于继发性痛经,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或宫颈狭窄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外时,经期会出现剧烈疼痛并可...[详细]
2025-07-22 12:34
快速止痛经的办法
快速止痛经的办法
快速缓解痛经可通过热敷、服用止痛药、饮用姜茶、适度运动、穴位按摩等方法实现。痛经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收缩异常、受寒、精神压力、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引起。1、热敷下腹部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使用热水袋或暖宝...[详细]
2025-07-22 11:56
痛经缓解的小妙招
痛经缓解的小妙招
痛经可通过热敷、适量运动、饮食调节、药物缓解、穴位按摩等方式改善。痛经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收缩异常、精神压力、宫寒体质、妇科疾病等因素引起。1、热敷下腹部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放松子宫肌肉。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时温度不宜过...[详细]
2025-07-22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