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脑病是什么
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指因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的脑功能障碍,常见于新生儿窒息、心脏骤停、严重贫血等情况。缺血缺氧性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惊厥发作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脑水肿、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该病需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脑电图监测等手段确诊,治疗包括维持生命体征、亚低温治疗、高压氧治疗及神经营养药物干预。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涉及能量代谢障碍、钙离子内流、自由基损伤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多环节。当脑血流中断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受阻,三磷酸腺苷合成减少,钠钾泵功能障碍引发细胞毒性水肿。缺氧状态下无氧酵解增强,乳酸堆积导致酸中毒,同时谷氨酸过度释放激活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引发钙超载和细胞凋亡。这些病理改变可造成选择性神经元坏死、脑白质软化或全脑损伤。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表现为过度兴奋,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存在;中度出现嗜睡、肌张力减低和惊厥;重度则呈现昏迷、呼吸暂停、瞳孔固定等脑干症状。成人患者早期可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认知障碍,进展期可能出现去皮层强直或去大脑强直状态。部分幸存者会遗留癫痫、智力低下、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临床治疗需分阶段进行。急性期重点维持血压、血氧和血糖稳定,必要时采用机械通气。亚低温治疗通过降低脑代谢率减轻继发损伤,需在发病6小时内启动并维持72小时。恢复期可选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促进神经修复,配合高压氧改善细胞缺氧。对于遗留运动障碍患者,应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包括Bobath疗法、运动再学习等神经发育疗法。
预防缺血缺氧性脑病需加强围产期监护,规范新生儿复苏流程,高危孕妇应监测胎心及羊水情况。成年人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等意外。患者出院后应定期评估神经系统功能,补充B族维生素等神经营养素,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家长或照护者应学习正确抱姿和关节活动技巧,预防肌肉挛缩和关节畸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7万次播放
1.49万次播放
1.58万次播放
1.77万次播放
1.19万次播放
1.56万次播放
1.4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