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痛是什么原因
大便痛可能由肛裂、痔疮、肠道炎症、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排便时肛门或直肠区域疼痛、灼热感或撕裂感。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肛裂
肛裂是肛门皮肤或黏膜的线性裂伤,多因干硬粪便划伤导致。典型症状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便后可能持续数小时,粪便表面可见鲜红色血迹。急性期可通过高锰酸钾坐浴缓解,慢性裂伤需使用硝酸甘油软膏或利多卡因乳膏促进愈合,严重者需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2、痔疮
痔疮是肛垫静脉丛淤血形成的团块,内痔脱出或外痔血栓均可引发排便疼痛,常伴肛门瘙痒和滴血。温水坐浴可减轻水肿,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普济痔疮栓等含消炎镇痛成分的栓剂能缓解症状,反复发作的Ⅲ-Ⅳ度痔疮需考虑胶圈套扎或痔切除术。
3、肠道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可致直肠黏膜糜烂,排便时接触粪便刺激产生灼痛,多伴随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氨基水杨酸制剂是基础用药,急性期需配合泼尼松片控制免疫反应。
4、肛周脓肿
肛腺感染形成的脓腔会引发搏动性疼痛,排便时因肌肉收缩加剧痛感,可伴发热和肛门红肿。早期可用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成熟脓肿需手术切开引流,避免发展成肛瘘。
5、直肠脱垂
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时,因摩擦和嵌顿导致排便疼痛,多见于老年人和长期便秘者。轻症通过提肛锻炼改善,重度脱垂需行Altemeier手术或Delorme手术进行盆底重建。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增加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蹲,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穿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便血等情况,应立即至肛肠科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55万次播放
4.94万次播放
5.34万次播放
4.7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