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抑郁症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有抑郁症家长可通过心理支持、就医评估、调整家庭环境、监督用药、预防自伤等方式干预。抑郁症通常由遗传因素、心理压力、家庭矛盾、校园欺凌、神经递质失衡等原因引起。
1、心理支持
家长需保持耐心倾听,避免指责或否定孩子的情绪。每日安排15-30分钟专属对话时间,使用开放式提问如今天有什么想分享的,鼓励表达感受。可陪伴孩子进行正念呼吸练习,帮助缓解焦虑情绪。若发现孩子持续两周以上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建议及时联系心理咨询师。
2、就医评估
家长需带孩子至精神科或心理科完成专业评估,常用量表包括PHQ-9抑郁筛查量表。医生可能开具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须严格遵医嘱用药。评估时会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躯体疾病导致的抑郁状态,必要时进行脑电图检查。
3、调整家庭环境
减少家庭冲突事件发生频率,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建立稳定的作息制度,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时间。每周安排3次以上家庭共同活动,如一起准备晚餐或散步。移除可能诱发压力的物品,如学业排名表,营造宽松的生活氛围。
4、监督用药
家长需了解舍曲林片、米氮平片等药物的起效时间约2-4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使用手机闹钟提醒服药时间,观察是否出现嗜睡、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定期陪同复诊,向医生反馈睡眠改善程度、情绪波动频率等变化情况。
5、预防自伤
保管好刀具、药物等危险物品,夜间加强卧室巡查。学习危机干预技巧,当孩子提及死亡念头时,立即联系心理危机热线。建立紧急联系人名单,包括班主任、心理咨询师和就近亲属的联系方式。发现自伤行为时,第一时间送医处理伤口并进行心理评估。
家长应保持自身情绪稳定,避免将焦虑传递给孩子,可参加抑郁症家属互助小组学习护理技巧。每日记录孩子情绪变化、饮食睡眠情况,就医时提供详细观察记录。饮食上适量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维持均衡营养摄入。鼓励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周累计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拒食、幻听等情况,须立即联系精神科急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81万次播放
5.74万次播放
6.05万次播放
5.69万次播放
5.68万次播放
5.2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