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心肌梗死的亚型,主要由冠状动脉不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引起。该病通常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但心电图无ST段抬高特征。
1、发病机制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部分阻塞。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该病血管未完全闭塞,心肌损伤程度相对较轻。发病时可能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向心肌梗死的进展过程,心肌坏死标志物如肌钙蛋白水平升高。
2、临床表现
患者多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不适感,可放射至左肩、下颌或背部,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部分患者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不典型表现如乏力、呼吸困难。体格检查可能发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体征,但无特异性。
3、诊断标准
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和心肌标志物检测。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但无ST段抬高。肌钙蛋白I或T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第99百分位是确诊关键。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血管病变程度,通常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但未完全闭塞。
4、危险分层
根据GRACE评分和TIMI评分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评估死亡和再梗死风险。高危患者表现为持续胸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心律失常等。中低危患者症状相对稳定,但仍有病情恶化可能。危险分层结果直接影响治疗策略选择。
5、治疗原则
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抗缺血和血运重建等措施。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高危患者需考虑早期侵入性策略,中低危患者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需长期二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需坚持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功能。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进行有氧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严格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出现胸痛加重或新发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预防心血管事件再发。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改善长期预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34万次播放
1.48万次播放
1.19万次播放
1.45万次播放
1.2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马齿苋汁怎么治疗鼻炎
- 2 马齿苋小孩可以吃吗
- 3 马齿苋祛斑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 4 马齿苋能治湿疹吗
- 5 马齿苋能治皮肤过敏吗
- 6 马齿苋能治疗荨麻疹吗
- 7 马齿苋能治脚气怎么用
- 8 刚尿完又想尿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