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多动症的原因都是什么
多动症可能由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脑损伤等原因引起。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行为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治疗。
1、遗传因素
多动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若父母或近亲患有多动症,孩子发病概率较高。研究发现多动症与多巴胺受体基因、多巴胺转运体基因等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需要结合行为干预和家庭支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盐酸托莫西汀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
2、神经发育异常
胎儿期或婴幼儿期大脑发育异常可能导致多动症,如前额叶皮质发育迟缓会影响注意力控制和行为抑制功能。脑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相关脑区结构或功能异常。这种情况需通过认知行为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如使用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等改善神经递质平衡。
3、环境因素
孕期接触烟草、酒精或环境毒素可能增加胎儿多动症风险。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围产期问题也与多动症相关。这类患儿需避免接触重金属等神经毒素,保证充足睡眠和规律作息,必要时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等非药物干预。
4、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关系紧张、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或校园欺凌等心理刺激可能诱发或加重多动症状。这类情况需要家长改善教养方式,建立稳定的家庭环境,同时配合心理咨询。学校可提供个性化教育方案,帮助患儿建立社交技能。
5、脑损伤
婴幼儿期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铅中毒等导致的脑损伤可能引起多动症状。这类患儿需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评估,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可乐定片等药物控制症状,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多动症患儿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人工色素和防腐剂的食品,适当进行游泳、瑜伽等有助于专注力提升的运动。家长需耐心引导,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定期与学校老师沟通配合。若症状持续影响学习和生活,应及时到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儿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68万次播放
6.77万次播放
6.67万次播放
6.5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