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一般多久消肿
骨折后消肿时间通常为1-2周,具体时间与骨折严重程度、部位及个体恢复能力有关。
骨折后局部组织损伤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肿胀。轻微骨折如手指、脚趾等部位,肿胀可能在3-5天内开始消退,1周左右明显减轻。这类骨折通常伴随皮下淤血,但软组织损伤较轻,通过冰敷、抬高患肢等措施可加速消肿。若骨折涉及关节或为粉碎性骨折,肿胀持续时间可能延长至2-3周,甚至更久。这类情况常伴随明显疼痛和活动受限,需严格制动并配合医生治疗。老年人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因血液循环较差,消肿速度可能较慢。骨折后48小时内冰敷能有效收缩血管减少渗出,72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期间避免患肢下垂或过度活动,以免加重肿胀。
骨折后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固定或手术是消肿的基础。恢复期可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有助于组织修复。若肿胀持续加重或伴随皮肤发紫、剧烈疼痛,需警惕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应立即复诊。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避免过早负重影响愈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98万次播放
1.8万次播放
2.01万次播放
1.78万次播放
1.92万次播放
1.96万次播放
1.46万次播放
2.3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