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疼痛怎么办
急性肠胃炎疼痛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急性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饮食不当、食物过敏、药物刺激、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急性肠胃炎发作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白粥、软面条等,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症状缓解后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若伴有呕吐症状,需暂时禁食4-6小时。
2、补充水分
腹泻和呕吐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每次50-100毫升,每小时补充200-300毫升。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乳制品,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3、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的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缓解肠道痉挛和腹痛,促进局部炎症消退。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可用手掌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
4、使用药物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内的病原体和毒素,缓解腹泻症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消旋山莨菪碱片可解除肠道平滑肌痉挛,缓解腹痛。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5、及时就医
若出现持续腹痛超过24小时、频繁呕吐无法进食、高热不退、血便或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粪便检查等,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婴幼儿、孕妇和老年人出现症状应及时就诊。
急性肠胃炎恢复期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食物要煮熟煮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睡眠。症状完全消失后1-2周内仍应保持清淡饮食,逐步增加营养摄入。定期复查确保完全康复,防止转为慢性胃肠疾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97万次播放
2.17万次播放
2.04万次播放
1.46万次播放
1.9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