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3小时比2小时高的危害
餐后血糖3小时比2小时高可能提示糖代谢异常,需警惕糖尿病前期或胰岛素抵抗。长期存在该现象可能增加血管损伤、神经病变等风险。
正常情况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回落至接近空腹水平。若3小时血糖仍高于2小时值,说明食物消化吸收后葡萄糖持续释放或机体利用障碍。常见于胰岛素分泌延迟、β细胞功能减退等情况,导致血糖高峰后移。这类人群可能出现餐后困倦、口渴多尿等表现,长期未干预可能引发微血管病变。
少数情况下,胃排空延迟或混合餐中脂肪比例过高也会造成血糖峰值延后。某些药物如糖苷酶抑制剂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分解,可能人为导致3小时血糖偏高,但属于治疗性现象。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生长激素瘤等,可能通过拮抗胰岛素作用引发类似表现。
建议定期监测全天血糖谱,重点观察空腹与餐后血糖变化趋势。日常需控制精制碳水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并分餐进食。餐后30分钟适度活动有助于提升胰岛素敏感性。若反复出现该现象,应完善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由内分泌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药物干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2372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