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针灸穴位有什么
腱鞘炎针灸治疗常用穴位主要有合谷穴、阳溪穴、列缺穴、阿是穴、曲池穴等。针灸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通过刺激穴位缓解局部炎症和疼痛。
1、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具有疏经活络作用。腱鞘炎患者针灸此穴可减轻拇指及腕部胀痛,配合艾灸能增强温通效果。该穴位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效果显著,但孕妇禁用。
2、阳溪穴
阳溪穴在腕背横纹桡侧凹陷处,主治手腕部腱鞘炎症。针灸此穴可改善腕关节活动受限,缓解肌腱滑动时的弹响感。常与局部阿是穴配伍使用,适用于屈指肌腱鞘炎急性发作期。
3、列缺穴
列缺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通调手太阴肺经。该穴位针对腱鞘炎伴随前臂放射痛效果明显,能减轻晨起手指僵硬症状。临床多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避免强刺激导致局部水肿加重。
4、阿是穴
阿是穴即病变局部压痛点,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针灸时采用围刺法在腱鞘周围进针,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肌腱周围粘连。需注意避开重要血管神经,化脓性腱鞘炎禁用此法。
5、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属手阳明大肠经。对腱鞘炎合并肘关节牵涉痛有较好疗效,尤其适合长期重复手部动作者。深刺时可能产生向前臂传导的针感,需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刺激强度。
腱鞘炎患者针灸治疗期间应避免患肢过度用力,可配合热敷促进炎症吸收。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针灸,治疗前后保持皮肤清洁。日常注意纠正不良用手姿势,每工作1小时适当活动手腕,症状加重时及时复查。急性期可佩戴护具减少肌腱摩擦,慢性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指伸展训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53万次播放
5.69万次播放
5.1万次播放
5.49万次播放
5.69万次播放
5.16万次播放
5.94万次播放
5.3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