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状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神经系统症状、全身性感染等。该病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引起,可分为皮肤型、中枢神经系统型、播散型三种临床类型,需及时就医干预。
1、皮肤黏膜损害
约60%患儿出现皮肤水疱或脓疱,多见于头皮、面部等暴露部位。疱疹直径2-4毫米,基底红晕,可融合成片,破溃后形成溃疡。部分伴有眼结膜炎或口腔黏膜病变。皮肤型症状较轻,但可能发展为系统性感染。治疗需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局部湿敷,配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预防眼部并发症。
2、喂养困难
患儿常出现拒乳、吸吮无力等表现,可能与口腔疼痛或神经系统受累有关。严重时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需鼻饲喂养或静脉营养支持。家长需监测每日尿量及体重变化,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预防继发鹅口疮,配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促进黏膜修复。
3、发热或低体温
体温异常是播散型感染的常见表现,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反常性低体温。多伴有肝脾肿大、黄疸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常见转氨酶升高、凝血功能障碍。需静脉输注阿昔洛韦注射液,必要时联合静脉用免疫球蛋白,体温过低者需使用暖箱维持体温。
4、神经系统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型患儿多在生后2-3周出现嗜睡、惊厥、肌张力异常。脑脊液检查显示淋巴细胞增多,PCR检测HSV-DNA阳性。头颅MRI可见颞叶及白质病变。需足疗程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配合苯巴比妥钠注射液控制惊厥发作。
5、呼吸循环衰竭
播散型感染可快速进展为肺炎、休克,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胸片显示弥漫性间质浸润,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静脉输注阿昔洛韦联合多巴胺注射液维持循环,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
家长发现新生儿出现皮肤疱疹伴发热、喂养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护理期间需严格执行手卫生,患儿衣物应单独清洗消毒。母乳喂养者母亲需检查乳房有无疱疹病灶。出院后需定期随访生长发育指标及神经行为评估,播散型感染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脑电图直至2岁。接触过患儿的其他新生儿应密切观察21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465次播放
7934次播放
1172次播放
1959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