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拉肚子后奶少怎么办
哺乳期拉肚子后奶少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按摩、保证休息、使用药物等方式改善。哺乳期腹泻后奶量减少通常与水分流失、营养不足、乳腺刺激减少、感染或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哺乳期女性腹泻后需选择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泥、蒸苹果等,避免生冷、油腻或高糖食物。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瘦肉汤,有助于恢复体力并促进乳汁合成。每日可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2、补充水分
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建议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温水,可交替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哺乳前15分钟饮用温热的汤水,如鲫鱼汤、红豆汤,既能缓解脱水症状,也能刺激乳腺分泌。
3、热敷按摩
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乳房10-15分钟,配合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的环形按摩,每日重复进行3-4次。热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按摩能疏通乳腺导管,两者协同作用可提升泌乳量。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损伤腺体。
4、保证休息
每日保证连续睡眠不少于6小时,白天可与婴儿同步休息。过度疲劳会抑制催乳素分泌,建议家人分担育儿事务,避免久坐或提重物。睡前用温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并促进乳汁生成。
5、使用药物
若腹泻由细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抑制泌乳的止泻药。乳腺疏通困难时可短期使用催乳颗粒或通草等中成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哺乳期女性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再次受凉引发腹泻。每日记录婴儿排尿次数及体重增长情况,若奶量持续不足或婴儿出现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保持心情愉悦,哺乳时选择安静环境,有助于建立良性泌乳反射。适当食用无花果、木瓜等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但需控制单次摄入量以防胃肠不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42万次播放
8万次播放
7.06万次播放
7.68万次播放
7.78万次播放
7.4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