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十三项都能查出什么病
肝功能十三项检查能查出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胆汁淤积性肝病等疾病。肝功能检查主要通过检测血清中酶类、蛋白质、胆红素等指标,反映肝脏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状态。
1、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可能导致食欲减退、乏力、黄疸等症状。治疗可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宾等保肝药物。
2、脂肪肝
γ-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异常可能提示脂肪肝,常见于肥胖、高脂血症人群。脂肪肝早期多无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肝区不适。治疗需控制体重,改善生活方式,可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双环醇等药物辅助治疗。
3、肝硬化
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可能提示肝硬化,常伴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治疗需针对病因,如抗病毒治疗,同时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乳果糖等药物改善肝功能。
4、药物性肝损伤
肝功能检查中胆红素和转氨酶同时升高需警惕药物性肝损伤,常见于使用抗结核药、抗生素等药物后。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尿色加深等症状。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等保肝药物。
5、胆汁淤积性肝病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伴碱性磷酸酶显著增高可能提示胆汁淤积性肝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患者常有皮肤瘙痒、黄疸表现。治疗可选用熊去氧胆酸、奥贝胆酸等药物,严重者需考虑肝移植。
肝功能检查异常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腹部超声、肝炎病毒标志物等进一步检查。日常生活中需避免饮酒,控制高脂饮食,谨慎使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15万次播放 2025-06-27
4.12万次播放 2025-06-27
4万次播放 2025-06-27
4.82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