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是怎么造成的,有什么危害
扁平足可能是由遗传因素、韧带松弛、肌肉力量不足、足部外伤或长期负重等因素引起的,主要危害包括足部疼痛、步态异常、关节磨损加速、脊柱代偿性侧弯以及运动能力下降。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先天足弓骨骼结构发育异常导致扁平足,父母一方或双方存在扁平足时,子女患病概率可能增高。此类情况需通过定制矫形鞋垫或康复训练改善足弓支撑,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跑跳。
2、韧带松弛
足底筋膜或跟腱韧带过度松弛会使足弓塌陷,常见于青春期快速生长或激素水平变化人群。表现为行走后足底酸胀,可通过足弓强化训练如踮脚运动、抓毛巾练习增强稳定性。
3、肌肉力量不足
胫骨后肌等足部小肌肉群无力时,无法维持正常足弓形态,多与缺乏锻炼或神经肌肉疾病相关。症状包括易疲劳和足内侧压痛,建议进行平衡垫训练或游泳等低冲击运动。
4、足部外伤
足踝骨折、肌腱撕裂等损伤可能破坏足弓力学结构,导致继发性扁平足。急性期需石膏固定,恢复期应配合物理治疗防止永久性足弓丧失。
5、长期负重
肥胖、重体力劳动或孕期体重增加会使足弓持续受压塌陷,伴随足跟外翻和胼胝体形成。需控制体重并更换具有足弓支撑的功能鞋,严重者需手术重建足弓。
扁平足患者日常应避免穿平底鞋或人字拖,选择鞋帮稳固且前掌有缓冲的运动鞋。可进行赤足沙滩行走、足趾抓物等训练增强足底肌群,疼痛发作时可冰敷并减少承重活动。若出现膝关节或腰背连锁疼痛,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矫形器具或手术干预。儿童患者建议在骨骼发育完成前通常12岁前进行干预以获得更好矫正效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58万次播放 2025-06-27
2.25万次播放 2025-06-27
2.34万次播放 2025-06-27
2.09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