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可通过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呼吸支持等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通常由感染、空气污染、气候变化、治疗中断、合并症加重等原因引起。
1、氧疗
氧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基础治疗手段,适用于血氧饱和度降低的患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低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合理范围。氧疗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组织缺氧状态,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加重。治疗期间需监测血气分析,调整氧流量。
2、支气管扩张剂
支气管扩张剂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可通过雾化吸入或定量气雾剂给药。这类药物能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常用药物有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严重发作时可联合使用两种支气管扩张剂,但需注意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缩短急性期病程。通常采用口服或静脉给药,疗程不宜过长。常用药物有甲泼尼龙、泼尼松等。使用期间需监测血糖、血压变化,注意预防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对于反复急性加重的患者,可考虑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期维持治疗。
4、抗生素治疗
当存在细菌感染证据时,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经验性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莫西沙星等药物。抗生素疗程一般为7-10天,需足量足疗程使用。治疗期间应观察痰液性状变化,评估治疗效果。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产生。
5、呼吸支持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考虑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支持。无创通气可减少气管插管需求,改善气体交换。有创通气适用于意识障碍、严重酸中毒等情况。呼吸支持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调整通气参数。病情稳定后应尽早撤机,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环境空气清新,避免烟雾刺激。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稀释痰液。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定期随访监测肺功能,遵医嘱规范用药,预防急性加重。戒烟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患者应坚决避免主动和被动吸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82万次播放 2025-06-27
1.95万次播放 2025-06-27
1.89万次播放 2025-06-27
1.84万次播放 2025-06-27
1.27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