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艾滋病有什么反应
艾滋病感染后的反应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三个阶段,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机会性感染等。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逐渐衰竭。
1、急性期症状:
感染后2-4周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包括持续低热、咽痛、头痛、肌肉关节痛等。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或口腔溃疡,症状通常持续1-2周自行缓解。此阶段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血液中病毒载量较高。
2、淋巴结肿大:
全身多处淋巴结出现无痛性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直径多超过1厘米,质地较硬,可活动。这种症状可能持续数月,是免疫系统持续受到病毒攻击的表现。
3、体重持续下降:
患者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6个月内下降超过原体重的10%。这与病毒消耗机体营养、代谢紊乱及慢性腹泻有关。部分患者伴有长期低热、夜间盗汗等消耗性症状。
4、机会性感染:
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后,易发生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隐球菌脑膜炎等感染。口腔可能出现白色念珠菌感染鹅口疮,皮肤易患带状疱疹。这些感染在健康人群中较少见,是艾滋病期的重要特征。
5、神经系统症状:
病毒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肢体麻木等。晚期可能出现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和运动失调。部分患者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
艾滋病感染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生冷食物。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避免吸烟饮酒,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机会性感染。出现持续发热、严重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社会支持对疾病管理至关重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