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发病后的典型症状
艾滋病发病后的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体重骤降、慢性腹泻、反复感染和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免疫系统严重受损阶段,提示疾病已进入艾滋病期。
1、持续发热:
艾滋病期患者常出现持续一个月以上的中低度发热,体温多波动在37.5-39℃之间。这种发热与免疫缺陷导致的多种机会性感染有关,如结核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发热往往伴随夜间盗汗,常规退热药物效果有限。
2、体重骤降:
患者可能在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10%,这种消耗综合征与病毒直接破坏肠道吸收功能、慢性炎症消耗及营养摄入不足相关。典型表现为四肢肌肉萎缩但腹部膨隆,血清白蛋白水平常低于30g/L。
3、慢性腹泻:
超过80%的艾滋病期患者会出现持续超过一个月的慢性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次以上。常见病原体包括隐孢子虫、微孢子虫等肠道机会性感染,粪便多呈水样或脂肪泻,易导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4、反复感染:
免疫系统崩溃导致反复发生的严重感染,包括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鹅口疮、反复发作的带状疱疹、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等。这些感染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在艾滋病患者中可能同时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
5、淋巴结肿大: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是典型体征,直径多超过1厘米,质地坚硬且无痛性,常见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随着病情进展,淋巴结可能经历肿大-硬化-萎缩的变化过程,部分患者会并发淋巴瘤。
艾滋病期患者需保证每日2500-3000千卡的高蛋白饮食,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易吸收蛋白。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但需避免人群聚集以防交叉感染。注意口腔及皮肤清洁,使用软毛牙刷防止出血。定期监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出现新发症状需立即就医。心理支持对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建议加入专业心理咨询或病友互助小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