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血压最准确
测量血压最准确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时间、规范操作姿势、使用合格设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记录动态变化。
1、选择时间:
清晨起床后1小时内或晚间睡前2小时为最佳测量时段,避免餐后、运动后及情绪波动时测量。测量前需静坐5分钟,排空膀胱,避免吸烟、饮咖啡等刺激性行为。昼夜血压波动规律下,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固定时间测量。
2、规范姿势:
采取坐姿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地面,裸露上臂置于桌面与心脏同高。袖带气囊中心对准肱动脉位置,下缘距肘窝2-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测量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说话或移动肢体,双腿不可交叉。
3、设备校准:
使用经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或标准水银血压计,定期进行计量校准。袖带尺寸需匹配臂围成人标准袖带宽度为臂围40%,长度覆盖80%上臂周长。避免使用腕式或手指式血压计,其误差率可达10-15mmHg。
4、多次测量:
首次测量后间隔1-2分钟重复两次,取后两次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若两次读数差异>5mmHg需追加第三次测量。动态血压监测应连续记录24小时数据,白天每15-30分钟、夜间每30-60分钟自动测量一次。
5、动态记录:
建立血压日记记录晨起、睡前及症状出现时的测量值,连续监测7天。就诊时携带全部记录供医生参考。对于初诊高血压或调整治疗方案者,建议每周测量3-5天,稳定后改为每周1-2天。
保持低钠饮食每日盐摄入<5克和规律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有助于血压稳定。测量前24小时避免饮酒,室温控制在20-25℃。长期监测者每半年校验设备精度,注意观察脉压差变化。如多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应及时心血管科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