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有哪些
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主要包括免疫系统崩溃、继发严重感染、恶性肿瘤风险增加、神经系统损害及社会心理影响。病毒主要攻击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防御功能全面下降。
1、免疫缺陷: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会持续破坏CD4+T淋巴细胞,使患者免疫系统功能进行性减退。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带状疱疹等轻度感染,随着CD4细胞计数降至200个/μL以下,将进入艾滋病期,失去对常见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2、机会性感染:
免疫缺陷状态下易发生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隐球菌脑膜炎等严重感染。其中播散性鸟分枝杆菌感染可导致持续发热、贫血,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可能造成失明,这些感染是艾滋病患者主要死因之一。
3、肿瘤风险:
免疫监视功能丧失使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发病率显著升高。艾滋病相关淋巴瘤进展迅速,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仅3-6个月。人乳头瘤病毒相关肛门癌风险较常人高30倍。
4、神经损害:
HIV可直接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约15%-30%患者会出现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运动迟缓。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导致慢性疼痛,空泡性脊髓病会引发进行性下肢瘫痪。
5、心理社会影响:
疾病污名化易引发焦虑抑郁,部分患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抗病毒治疗需终身服药,经济负担与药物副作用可能降低生活质量。社交歧视可能导致失业、家庭关系破裂等社会功能损害。
坚持规范抗病毒治疗可将艾滋病转化为慢性病,患者预期寿命接近常人。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定期监测CD4细胞和病毒载量。避免生食、接触宠物粪便等感染风险,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建立患者互助组织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出现持续发热、视力改变、严重头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