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出血不疼怎么回事
痔疮出血不疼通常由内痔黏膜破损、静脉曲张破裂、排便用力过度、慢性便秘或肛垫下移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温水坐浴、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或胶圈套扎等方式缓解。
1、内痔黏膜破损:
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表面覆盖黏膜组织。当干硬粪便摩擦或腹压增高时,黏膜可能出现微小裂口导致无痛性出血,血液常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这种情况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2、静脉曲张破裂:
痔静脉丛长期充血扩张会使血管壁变薄,在排便时容易破裂出血。由于直肠黏膜对痛觉不敏感,出血时往往无明显疼痛。建议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分钟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3、排便用力过度:
如厕时过度屏气会增加腹压,导致痔核内血管压力骤增而破裂。这种机械性损伤引起的出血量较少,多表现为厕纸染血。建立定时排便习惯,采用蹲姿可减少直肠末端压力。
4、慢性便秘:
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过长会变得干硬,通过肛门时摩擦痔核表面引发出血。长期便秘还可能导致肛垫支撑结构松弛,加重痔疮症状。每日饮水1500-2000ml,适量食用火龙果、西梅等润肠食物。
5、肛垫下移:
肛管血管垫因年龄增长或反复脱垂发生位移,局部血流淤滞形成痔核。下移的肛垫黏膜易受刺激出血,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量,延缓肛垫下移进程。
痔疮出血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全谷物、绿叶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每日进行提肛运动3次,每次收缩肛门30下。温水坐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分钟。若出血持续2周未缓解或出现贫血症状,需及时进行肛门镜检查排除其他消化道出血疾病。注意观察出血颜色变化,暗红色血便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需立即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