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瘤分为哪些类型
甲状腺肿瘤主要分为甲状腺良性肿瘤和甲状腺恶性肿瘤两大类,具体包括甲状腺腺瘤、滤泡状腺瘤、乳头状甲状腺癌、滤泡状甲状腺癌、髓样甲状腺癌和未分化甲状腺癌。
1、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这类肿瘤通常表现为单发结节,边界清晰,生长缓慢。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颈部肿块或压迫感。超声检查可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周围有完整包膜。细针穿刺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方法,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2、滤泡状腺瘤:
滤泡状腺瘤属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由滤泡上皮细胞构成。肿瘤细胞排列成滤泡状结构,内含胶质。临床表现与普通腺瘤相似,但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病理检查可见完整包膜,细胞形态规则,无浸润性生长。手术切除后复发率低,一般不需要后续治疗。
3、乳头状甲状腺癌:
乳头状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0%以上。肿瘤细胞形成乳头状结构,核呈毛玻璃样改变。生长缓慢,早期即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检查显示不规则低回声结节,可能伴有微钙化。治疗包括甲状腺全切术、放射性碘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预后较好。
4、滤泡状甲状腺癌:
滤泡状甲状腺癌发病率仅次于乳头状癌,多见于中老年人。肿瘤细胞形成滤泡结构,通过血管转移至肺、骨等远处器官。临床表现多为单发甲状腺结节,质地较硬。确诊需病理检查发现包膜或血管浸润。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可能需要放射性碘治疗,预后较乳头状癌差。
5、髓样甲状腺癌:
髓样甲状腺癌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特性。约25%病例为遗传性,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相关。肿瘤分泌降钙素,可能导致腹泻、面部潮红等症状。诊断依靠血清降钙素检测和病理检查。治疗需甲状腺全切加颈部淋巴结清扫,靶向药物可用于晚期患者。
甲状腺肿瘤患者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盐饮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免疫力。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颈部超声,遵医嘱调整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剂量。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有助于疾病康复和预防复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