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该如何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健康教育等方式控制。该病通常由胰岛素抵抗增加、胎盘激素影响、遗传因素、肥胖、年龄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整:
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每日分5-6餐进食,控制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40%-50%。优先选择全谷物、绿叶蔬菜、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豆类,避免精制糖及高脂食品。营养师会根据孕前体重、孕周制定个性化食谱,保证胎儿营养需求同时维持血糖稳定。
2、运动干预: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运动时间建议餐后30分钟开始,持续20-30分钟,需避免仰卧位运动。规律运动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
3、血糖监测:
每日至少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4次,使用血糖仪记录数据。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辅助发现隐蔽性高血糖,数据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4、胰岛素治疗:
当饮食运动控制无效时,医生会处方胰岛素治疗。常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根据血糖谱选择基础胰岛素或餐时胰岛素。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屏障,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夜间低血糖。
5、健康教育:
定期参加妊娠糖尿病管理课程,学习血糖自我管理、酮症预防、胎儿监护等知识。了解妊娠期血糖波动特点,掌握应急处理措施。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建立治疗信心。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保证每日钙摄入1000mg、叶酸400μg及铁元素30mg,可适量食用低糖水果如草莓、樱桃。建议每周3次抗阻力训练如弹力带运动,配合凯格尔盆底肌锻炼。分娩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试验,此后每3年筛查糖尿病。母乳喂养可降低母婴远期代谢疾病风险,哺乳期仍需关注血糖变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