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分哪几种有哪些典型症状
阴道炎主要分为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萎缩性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五种类型,典型症状包括异常分泌物、外阴瘙痒、灼热感和排尿疼痛。
1、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由阴道内菌群失衡引起,典型表现为灰白色稀薄分泌物,伴有鱼腥样异味。症状在月经后或性交后加重,约半数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阴道pH值通常大于4.5,分泌物检查可见线索细胞。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药物,同时需避免阴道冲洗等破坏菌群平衡的行为。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俗称霉菌性阴道炎,由假丝酵母菌过度繁殖导致。典型症状为豆渣样或凝乳状白色分泌物,外阴剧烈瘙痒伴灼热感,阴道黏膜可见白色伪膜和红肿。糖尿病患者、孕妇及长期使用抗生素者易发。治疗可采用克霉唑、咪康唑等抗真菌药物,需保持外阴干燥并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
3、滴虫性阴道炎:
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表现为黄绿色泡沫状脓性分泌物,气味恶臭,常伴有外阴刺痛和性交痛。约30%感染者无症状,但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尿道受累时可出现尿频尿痛。治疗需性伴侣同治,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和替硝唑,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
4、萎缩性阴道炎:
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黏膜萎缩变薄。典型症状为阴道干涩、性交疼痛,分泌物稀薄呈淡黄色,可伴有反复尿路感染。阴道壁可见点状出血或溃疡。治疗可采用局部雌激素制剂,如雌三醇乳膏,同时建议保持适度性生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5、非特异性阴道炎:
由多种非特异性病原体或刺激因素引起,症状表现多样,常见阴道分泌物增多伴轻度瘙痒,分泌物性状介于细菌性和霉菌性之间。可能因卫生用品过敏、过度清洁或异物刺激导致。治疗需消除诱因,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合制剂。
预防阴道炎需注意日常外阴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香皂或洗液过度清洗阴道。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不滥用抗生素。饮食上建议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出现异常分泌物持续3天以上、伴随发热或盆腔疼痛时需及时就医,孕妇及糖尿病患者出现症状应尽早治疗。不同病原体引起的阴道炎治疗方案差异较大,不建议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导致耐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阴道炎怎么预防
- 2 绝经后老年性阴道炎症状
- 3 老人阴道炎怎么治
- 4 滴虫性阴道炎严重吗
- 5 霉菌阴道炎怎么办
- 6 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有什么方法
- 7 孕早期阴道炎怎么治疗
- 8 混合性阴道炎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