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病人的发病特点
脑出血病人的发病特点主要包括起病急骤、症状进展快、伴随神经系统损害、存在明确诱因以及预后差异大。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偏瘫等症状。
1、起病急骤:
脑出血患者约80%在活动中突然发病,常见于情绪激动或用力排便时。血管破裂后血液直接涌入脑实质形成血肿,临床可见患者数分钟内出现剧烈头痛,部分病例会迅速陷入昏迷。这与脑梗死渐进性发病形成明显对比,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2、症状进展快:
血肿扩大导致占位效应可在6小时内持续加重,表现为呕吐频率增加、瞳孔不等大、肢体瘫痪程度加深。基底节区出血者每小时神经功能评分可能下降2-3分,这种快速恶化特点要求必须在黄金时间窗内完成CT检查并干预。
3、神经损害:
不同出血部位产生特异性症状,壳核出血多见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丘脑出血常伴眼位异常,小脑出血则以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为特征。脑干出血最危险,可突发呼吸循环衰竭,这些定位体征有助于判断出血灶位置。
4、明确诱因: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血管壁脂质透明变性占病因的60%,脑血管淀粉样变性常见于老年患者。抗凝治疗过度、酗酒、寒冷刺激等均可诱发,部分青年患者需排查血管畸形或烟雾病等结构性病变。
5、预后差异:
出血量超过30毫升或破入脑室者死亡率达50%,而少量出血经及时手术可完全康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8分提示预后不良,发病后72小时内是脑水肿高峰期,存活患者中约30%会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
脑出血急性期应绝对卧床并保持头高30度体位,稳定后逐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挛缩。恢复期饮食需低盐低脂,适当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语言功能障碍者需早期介入发音训练,运动障碍建议采用减重步行训练结合经颅磁刺激。定期监测血压并避免屏气动作,气候变化时注意头部保暖,认知训练与心理疏导需贯穿整个康复过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脑出血手术多少费用
- 2 脑出血后恢复期说胡话怎么办
- 3 脑出血100毫升还能不能苏醒
- 4 脑梗和脑出血区别
- 5 婴儿脑出血怎么回事
- 6 脑出血患者饮食有哪些禁忌
- 7 头部撞击后脑出血前兆是什么
- 8 脑出血恢复期头晕怎么回事